诞生于我市陈家沟的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运动方式,将养生、健身与技击融为一体;太极拳文化倡导“和”“合”“包容”“接受”等哲学思想,因此太极拳又被称为“哲拳”,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徐衣显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积极培育文化时尚健康快乐旅游经济新业态,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
那么,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我市该如何打造“世界太极城”,使太极拳与太极拳文化能够作为核心文化品牌和东方世界名片走向世界?在今年的我市两会上,多名市政协委员对此积极发表看法,而在他们关于太极拳发展的提案中都提到了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尽快在我市筹建焦作太极拳国际学院。
市政协委员、民进焦作市委原副主委章立说,在去年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上,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精华向全世界展示,然而,在这样重大国际舞台上表演太极拳的演员并非来自焦作的太极拳拳手,而是来自少林塔沟武校的学员,对于焦作来说,不无遗憾。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市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地位在人们的心中不够彰显,必须着重提升“太极圣地”的品牌影响力,积极筹建焦作太极拳国际学院。
“筹建焦作太极拳国际学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太极拳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的需要,是让太极拳文化和太极拳文化产业走出焦作、走遍中国、走向世界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太极拳文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战略举措。”章立建议,整合焦作大学、焦作太极中等专业学校等我市的一些地方院校和民办太极专业学校,筹办焦作太极拳国际学院。
市政协委员、民进焦作市委委员刘广建说,目前,太极拳已经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超3亿人,世界上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像太极拳这样不分国界,落地生根。然而,在太极拳文化推广传承方面,我市拳师还仅仅停留在教授拳法层面,作为太极拳发源地,应尽快筹建焦作太极拳国际学院,系统地对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培养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太极拳人才。同时,把太极拳专业打造成河南的“少林武术”“漯河食品”“长垣厨师”“林州建工”等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使我市的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能够真正走向世界。
“我市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焦作有各类武校武馆300多家,但多数武馆人数少,未形成规模,筹建焦作太极拳国际学院,可以整合资源,面向全国甚至世界招生,培养太极拳哲学、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娱乐、太极拳饮食等多方面人才,提高焦作太极拳的知名度。”刘广建说。
市政协委员、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李东艳说,整合焦作拳师和高校资源,争取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和指导,尽快在焦作筹建一所太极拳文化大学,以培养面向世界的太极拳大师、太极拳文化产业管理者和太极拳文化研究者,形成太极拳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为太极拳“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