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微电影的微世界
古筝悠悠诉情思
我市首批三家民办博物馆昨日揭牌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作为国内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规,众人纷纷把它比喻为“开启我国电影产业春天的钥匙”。在我市,微电影也犹如电影产业中的一颗新星分外引人注目。请看——
焦作微电影的微世界
本报记者 王玮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2012年焦作市首部微电影《小雨》的拍摄现场。 (本照片由焦作微电影协会提供)
 
   

  凭借低成本、低门槛的介入方式及精炼的表现形式,微电影在短短五六年内红透了中国电影市场。幸运的是,焦作也早早地搭上了这趟专列,拥有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的微电影创作团队。从2012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出炉至今,5年来,焦作微电影已成为本地文化市场中的一股清流。

  作为于2012年完成焦作首部微电影《小雨》的主创人,大鹏是焦作微电影的先行者。2015年,《小雨》在首届“京华奖”全国微电影明星赛上斩获4项大奖,同时收获大奖的还有贾勇强以我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背景主创的微电影《水语者》。

  《小雨》与《水语者》的创作成功,将焦作微电影的发展引领到了一个新高度,更将名不见经传的焦作微电影“推”进了人们的视线。

  2014年年底,在刘振川、贾勇强、于建华等一批微电影发烧友的积极运作下,焦作微电影有了自己的家——焦作微电影协会,这是我省首家正式注册的微电影产业社团组织。刘振川任协会主席、贾勇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于建华任副主席。目前,该协会有理事27人,会员77人,成员单位7家。

  2017年年初,焦作微电影协会组织召开了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旨在“将散落在各县(市)区的焦作微电影爱好者统一纳入协会组织,形成产业合力,共同挖掘焦作特色文化,传播焦作好声音,讲好焦作好故事”。会上,刘振川说,当下是焦作微电影形成产业合力的最好时机,焦作微电影产业在服务焦作文化事业过程中,要走得更远,更久。

  刘振川原本是摄影爱好者,3年前开始接触微电影。从此,他便认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微电影产业,符合时代需求。他说,目前,焦作微电影协会是中国微电影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加入该联盟的地市级协会在全国仅4家,焦作是其中之一。焦作微电影协会参与了中国微电影产业联盟组织的“周拍微电影,引领潮生活”活动。也就是说,焦作正能量、焦作好故事每周都可以在国家级平台上得以展示。

  除此之外,焦作微电影协会还是中国微电影采编站、中国微电影协会发起单位。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已选送《小雨》《水语者》《龙缘太极》《谢谢你》《颐老中站》《那时花开》等作品参加全国微电影大赛,均有获奖。2016年年初,焦作微电影协会还组织了由我市重点企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文明河南·大美焦作”微电影大赛,共征集反映焦作乡土文化的作品70余部。

  刘振川说:“虽然成长时间短,但是焦作微电影已成为焦作文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与焦作微电影同行这3年,刘振川、贾勇强、大鹏等一批焦作微电影人更有道不尽的困苦。

  焦作微电影产业的春天在哪里?这是焦作微电影人亟须思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安徽、四川、河北等地政府积极支持当地微电影产业发展,河北邯郸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国际微电影节,微电影已成为当地政府文化宣传的主力军。

  刘振川说:“焦作微电影现已具备直接与网络大品牌对接的能力。如果太极拳、焦作山水、四大怀药等我市特色文化品牌能够牵手焦作微电影,势必会取得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对传统电影通过票房回收成本而言,微电影所依赖的最大平台是网络,只能放在网上供用户免费观看。因此,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很多人投身微电影拍摄的一个主要因素。

  作为焦作资深的微电影人,在这方面大鹏更是感慨良多。他说,微电影虽是草根文化,但院线巨制所需要的演员、灯光、美术、后期剪辑、声音、故事矛盾冲突等,在微电影里面一个也不能少。所以,目前焦作微电影不仅缺人才,而且缺资金。

  微电影找不到投资者,大鹏就自掏腰包,逼着自己每年都要生产一两部作品。一次,他终于等来了一位“金主”,可“金主”总是在演员选择、剧本创作等方面随意地指手画脚,他只能无奈地听从,因为这毕竟是为数不多的对微电影感兴趣的“金主”。虽说如此,今年大鹏仍投入巨资添了先进的拍摄设备。大鹏开玩笑说:“有梦想,真可怕!”

  其实,大鹏的生存状态代表了焦作微电影人的生存现状。在前行的道路上,拥有梦想的他们只能“不忘初心,抱团取暖”。

  贾勇强与大鹏感同身受。他说,目前微电影行业没有行业标准,门槛太低,造成市场混乱、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从业者都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去做微电影,难以创作出精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无疑是对微电影行业的积极引导,并鼓励其实现规范化、精细化、产业化。

  他希望,政府部门能有针对性地出台扶持政策,给焦作微电影发展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从而推动焦作文化建设。

  焦作微电影人的梦想是什么呢?刘振川、大鹏、贾勇强三人不约而同地说:“建一个微电影产业园,为焦作文化事业绘就全新画风!”

  最近,记者在焦作百姓文化超市网络服务总台采访时看到,焦作微电影已成为焦作群众自创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反映反腐倡廉的作品《润笔》、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姐妹》等接地气的微电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点赞。这让所有关心焦作微电影发展的人们坚信:未来,焦作微电影的产业之路是光明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