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养老服务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市民政局今年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慈善事业发展以及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等方面制定了具体举措。
认真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市民政局今年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全面落实规划约束、土地保障、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消费能力提升。支持增加护理型、养护型、临终关怀型床位和设施设备,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功能。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完善养老院设立许可制度。组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和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年行动,落实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养老院服务质量监管。深化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互联网+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县市“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强力推进“以敬老院、幸福院为载体,以基层老年协会为纽带,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为方式”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落实政府购买及困难高龄、失能等特殊群体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在发展福利慈善事业方面,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建成一批示范性的慈善超市和社会捐助站(点),建立和完善经常性捐助网络体系。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有效衔接,支持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积极参与首届“河南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加快推进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市、县两级儿童福利机构,加强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儿童福利服务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建成20个以上示范性“儿童之家”。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和服务能力建设。依法规范国内收养,开展收养评估试点。贯彻落实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经费保障和关爱保护场所建设,创新关爱保护内容,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动态管理和信息报送机制。做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积极推进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月人均补贴标准均不低于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