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全面推广“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今年这方面有什么动作?记者从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3月底将建成第一批试点单位,年底完成全部楼院的30%,同时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6%,农村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25%,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巩固扩大社区赋能与减负增效成果,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与自治功能。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增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指导,突出创建主题,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完善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展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巩固拓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成果,发挥其功能作用。
今年还要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与严格依法管理并重,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登记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定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分类标准、界定依据和具体办法,完善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对脱钩后的社会组织的综合监管。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抓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全面推进“两随机、一公开”抽查审计工作,推动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有机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加大对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