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面临的难题。同时,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也导致雾霾加剧、环境恶化。随着市民对发展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等理念认识的加深,大家越来越期望可以有一种节能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而自行车以其超低的能源消耗,成为市民们首选的出行方式。
那么,我市何时能有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市民们翘首以盼。在我市今年的两会上,多名市政协委员提出,加快推进焦作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让市民们和游客能够早日体验感受到低碳、绿色、时尚的“慢生活”。
“我经常到外地出差,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头,公共自行车非常普及,扫一下车身上的二维码,这些自行车就会自动开锁。作为外地游客,我感觉骑车出行很方便、很环保,同时骑上自行车,可以在城市中自由旅游,间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市政协委员焦崇奎说,“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可以让市民出行更加绿色、便捷。”
在市政协委员郭卫民看来,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很有必要。“我市机动车拥有量截至2016年8月底已达53万辆,并且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对城市的交通和交通设施造成巨大的压力。加快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避免市民开车出行出现道路拥堵、停车难的情况。”郭卫民说。
市政协委员景国红表示,作为太极圣地、中原养生地,我市更应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促进城市交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尽管我市已加强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但目前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进展缓慢等问题。她建议,积极开展“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倡导市民绿色出行;在充分征求意见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选址布局规划工作,科学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主要在轨道站点、公交站点、社区、医院、学校、公园景区、购物娱乐场所、机关企业集中办公区等位置附近设置站点,配置合适的自行车数量;把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系统与公共自行车系统相互衔接,建成完整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公共自行车系统适合建在焦作城区,可解决1~5公里短途难的问题,满足市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同时,减少噪音污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为居民提供绿色的出行方式,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市政协委员王三凤说。
多名市政协委员表示,在焦作城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目前,公共自行车系统已遍布我国江苏、山东、山西、四川、浙江、湖南、广东、陕西、甘肃等省份,我省的洛阳、信阳、许昌、漯河、永城等地也已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据了解,许昌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转良好,设立200个站点,投入3200辆公共自行车,单日借还车达2万人次之多,平均每次借出时间为10~15分钟。他们建议,可根据我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借鉴许昌等地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加快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