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⑥)为了推动北山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条例》的立法建议,去年11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条例》。
据介绍,《条例》共6章45条,明晰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保护管理体制、保护规划、保护区;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私挖滥采、乱排乱放等问题,规定了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向河道内倾倒垃圾渣土等9项禁止性行为;为了治理扬尘污染问题,对生产、加工、贮存、运输活动中的扬尘污染防治作出了规定;为了对废弃矿山、开山采石点进行恢复治理,对编制恢复治理规划、加强植树复绿、统筹使用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作出了规定;为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每年3月10日为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日。
市水利局一名姓王的干部表示,我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为周末市民休闲提供了好的去处,群众拍手称赞。《条例》的出台,为今后打击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及北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让依法保护北山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共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切实加强对北山的监管,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北山。
“依据《条例》,私挖乱采、非法加工、毁林开垦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会依法受到严惩。北山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办理哪些手续,非煤矿山企业生产的条件、矿产品运输车辆严禁超限超载等规定也得到了明确,这些都给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设置了一道‘法律红线’。”昨日,律师马克俭在市东方红广场仔细观看了展板内容后说,“发挥《条例》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和监督的力度。”
当天的集中宣传活动,调动了市民参与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条例》突出了‘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的主线,让我们看到了今后百姓可在北部山区享受到绿色、健身休闲的美好场景!”82岁的退休干部李景俭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成果的责任和义务,要对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并及时投诉举报。”
“过去沿北山一带,大大小小的采矿点遍地开花,把北山变得灰尘满天、千疮百孔,家门口的环境又脏又乱,经过去年一年的治理,周边环境已大大改善。”山阳区中星街道冯河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泰山告诉记者,结合山村特点和实际发展林果业,或者搞生态游、观光游,既可以美化北山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山区群众收入。
副市长魏超杰表示,我市将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原则,努力把北部山区建设成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景观效果良好、综合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屏障,为百姓打造一个集休闲游憩、健身娱乐、文化宣传、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北山,把北山变成绿水青山,把北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