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要闻简报
河南将投资87亿元打通经5市出海航运通道
由于技术错误 巴西居民去年多缴巨额电费
长征七号遥二火箭运抵文昌 天舟一号4月牵手天宫二号
英国最早14日启动“脱欧”程序
图片新闻
台北等地举行废核大游行
一携带背包者夜翻白宫外围墙被逮捕
男扮女装为半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二维码变成脱缰的“野马”

作者:□天 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前,南京市民刘先生在扫描“摩拜单车”二维码时,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转账提示,于是向警方报案。当地有些市民也发现,扫描“摩拜单车”上的二维码后,如果不注意,自己的钱很可能就被坏人转走了。虚假二维码骗局并非孤例,在广东破获的一起二维码诈骗案中,犯罪分子通过扫码盗刷获利90余万元。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产品促销、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然而,利用扫描二维码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日益猖獗的态势,不但让消费者损失钱财,也为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利用二维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之所以屡屡得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不法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病毒、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让消费者上当受骗;二是二维码是一种用肉眼不易识别的信息技术,不法分子采用粘贴等方式,用自己的二维码遮盖在商家正常二维码上,消费者根本无从识别,更别说防范了。

  决不能让二维码变成脱缰的“野马”。既然消费者对二维码诈骗无能为力,那么,使用二维码的商家就应承担起积极防护的责任。比如,支付宝公司近日宣布,支付宝付款码将专码专用,只用于线下付款,而且自带网址检测功能,如果发现安全隐患,系统会发出安全提示,以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

  除了商家负起责任外,打击二维码诈骗还要从法律和制度入手,让二维码从生产、制作,再到流通和使用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结束目前二维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既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也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