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普焦作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董春红:为家乡发展献青春
做好科普工作  服务全市大局
设立“汉字节”
学雷锋应当有“微目标”
文化助推高成长性服务业强县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
文化助推高成长性服务业强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文化之光,照亮前方。

  千年古县响应时代呼唤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修武“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

  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隐逸精神生长的沃壤,滋养和积淀了一种文化特质:安宁、超脱,远离功名利禄。

  所以,有汉献帝在这里最后几十年的躬耕菜圃、悬壶济世,有孙思邈在山林间寻仙访道、采药炼丹,有“竹林七贤”的魏晋风骨、写意风流,有道家经典《黄庭内景经》的传世。贤达、文人、名士、骚客,共同成就修武的文化符号。

  如今,修武县五里源乡风雨剥蚀的浊鹿城城墙断面依在,百家岩的沥沥清泉还在追忆当年的醉酒狂歌。从武王伐纣在此修兵练武得名“修武”,至今三千余年的历史,化作修武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本。

  相继摘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绞胎瓷之都”等国字号招牌,修武境内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358件……

  发展文化产业,修武有基础,有希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文化沃土期待鲲鹏展翅。顺势而为,站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修武正以新的姿态,书写新的作为。

  抢抓机遇,“千年古县”突破旧框框,创新体制,高起点谋划,深挖文化内涵,实现展示文化资源向经营文化理念的转变。

  以大文化为引领,以“千年古县”的历史为依托,借助云台山景区每年700万人次的游客量,修武加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力度,加快云台古镇等28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云台山水、“竹林七贤”、当阳峪绞胎瓷等文化品牌,形成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导,以生态旅游、养老养生、文化创意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文化产业借机蓬勃发展

  2月10日,修武县在云台山脚下举行2017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包括总投资28亿元的云台山旅游综合度假区项目在内的14个项目宣布开工,为修武县新一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这是修武县文化产业发展又一突破。

  建设文化产业高地,需要让沉寂在历史中的文化重新“活”过来。修武在传承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创新融合为灵魂,寻找新路径、谋求重点突破,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北京世贸天阶、好利来等龙头企业、行业先锋纷纷落户,七贤文化古镇、太极慢生活养心区等项目签约,云台旅游商贸港项目、云台心岸小镇项目纷纷开工。

  去年3月29日,“中国历史遗产缔造者”无锡灵山集团、河南文投集团携手走进云台山景区,云台山文化旅游项目战略合作签约,将以太极为载体,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和太极文化产业,建设包括传统文化小镇、传统文化博物馆、传统文化论坛永久会址等在内的项目体,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掀开新篇章。

  去年11月26日,修武县在郑州举办“云台山+文旅养”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对外推介45个文化旅游养生产业项目,分别和河南省文旅控股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签订总投资额达83.2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千年古县更实现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出阁天下闻”的华丽转变。

  去年6月19日,欧美同学会21名海归精英和“千人计划”学者会聚修武,为不可思议的历史文化所折服,共同探讨修武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修武腾飞。

  今年2月,修武的历史文化插上翅膀,飞入世界眼帘。中国民航界唯一以英文为主的杂志《空中之家NIHAO》,将修武作为封面主打,在南航600多条国内、国际航线上让世界年均1300万乘客共同领略高成长性服务业强县风采。

  公众文化滋润百姓心田

  2月11日,修武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人头攒动。当日,该县举办2017年新春优秀民间节目展演,为群众奉上文化盛宴。

  这是修武县文化惠民工程的缩影。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修武县通过构筑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让文化建设如春风化雨,润泽群众心田。

  夜幕降临,小营村显得格外热闹。老年广场舞队、青年广场舞队、太极拳队播放的音乐此起彼伏,棋牌室、文化活动室灯火通明。

  “过去晚上是喝酒、打牌、看电视,如今文化活动成了主旋律,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学习,重大节日有晚会,大伙儿都拍手叫好!”小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保良说。

  公众文化发展如火如荼,让群众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影响力更是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修武县探索百姓文化超市建设,通过线上与线下公共文化服务和配送服务产品的有效整合,编制“文化套餐总菜单”,设置具体服务项目,采用“超市化”供应、“菜单化”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方式,深入探索“群众点单”“个性配送”的服务模式,以精准服务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