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宁波市公证处来了一位90后姑娘,她要立遗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立遗嘱应该是人老了或者临终时才做的事。而现在,不少年轻人开始走进公证处,早早立下遗嘱交代身后事。宁波市公证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该市办理遗嘱公证的人中,60岁以下者的比例为11.9%,而在宁波市明州公证处、余姚公证处,这个比例更是高达29.8%和20%。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些身体健康、生活正常的年轻人,也开始走进公证处要求立遗嘱,对自己名下的财产作出交代。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刚柔v:生也从容,死也从容。年轻人立遗嘱,体现了现代年轻人乐观开放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露丝独特: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在自己二三十岁的时候就立下遗嘱,证明他们没有封建迷信思想,活得更加科学文明,也说明他们对待生活的一种开明豁达的态度,一旦真的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也可以少些纠纷,进而可以更好地维护家人的合法权益。
@秋泉12:人生无常,年轻人立遗嘱,是未雨绸缪,也是对亲人至诚的交代以及对生命的负责。死亡面前无长幼之分,立遗嘱非老年人的专利。用一颗平常心,坦然自若地去立遗嘱,这本身就是时代的进步,折射出年轻人的从容与自信。
@芳心云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家亲戚,年纪轻轻就拥有百万元资产,可万万没有想到因突发脑溢血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膝下三个儿子因为财产分割而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兄弟成仇,闹上了法庭。假如这位亲戚早早立下医嘱并进行司法公正,结果也不至此。
@落雪怎无痕: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人打破世俗观念坦然立下遗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个人对生老病死具有良好心态的标志,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不知潇湘在何处:年轻人立遗嘱的行为体现了他们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坦然看待生死的态度,这是值得赞扬的。但年轻人的人生路毕竟还很长,过早立下遗嘱,今后可能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导致反复修改遗嘱,如此一来,反而增添烦恼,所以年轻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认真考虑,确定是否真的需要立遗嘱,然后再作出决定。
@平常一个人015:提前立下遗嘱,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理性以及把控力,也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因为我们见到了太多当事人发生意外情况,留下的家人为了财产纠纷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是引发家庭悲剧的情况。以公证的方式立下遗嘱,万一真的遇到意外,就可以有效避免家人陷入各种麻烦和纠纷。
【下期话题】
“坑老保健”
近日,一则海边身亡留遗书的新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据半岛都市报报道,3月11日,青岛一位60岁老人被发现在一处海滩上身亡,裤兜里的遗书写着,他被一家保健品公司坑了,“从去年至今,硬骗我买了6万余元保健品,说让我和老伴可到西安、巴厘岛等地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这之前,已经有不少老人如此“中招”。现在,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坑老保健”。2015年,央视曝光的一起保健品坑老案件,涉案金额就高达千万元。“坑老保健”屡禁不止,祸害老人。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