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2016年12月就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刘雅鸣,是中国气象局历史上首位女性局长。对于部分网友有关气象预报不准确的吐槽,刘雅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骂一骂,说我们预报不准,发一些牢骚,我们能够理解。(预报不准)给老百姓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或者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我觉得应该理解。
(据《新京报》)
据刘雅鸣介绍,当前气象部门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7%。这样的准确率,对于预报性的工作来说,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同时,也正如刘雅鸣坦言的,还有13%的预报不准,还可以提得更高。另外,在小尺度天气预报方面,还没有完全解决,预警的时间还很有限。所以,气象部门在对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小尺度的、突发的天气灾害监测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实,任何政府工作,即便做得再好,也会存在有待完善与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而随着民众对于政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政府工作中尚待改进的部分,往往成为民众吐槽的对象。而民众的吐槽中,寄托着民众对政府工作能够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的愿望与期待。
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群众的吐槽不理解,认为是对自身工作的否定乃至刁难,就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也就不能更好地改进自身工作。反之,像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这样理解百姓对于气象预报不准的吐槽乃至“谩骂”,则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工作,促使自身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从以上意义来说,理解老百姓的吐槽,是政府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前提。人们期待更多的政府部门都能像刘雅鸣这样理解老百姓的吐槽乃至“谩骂”,从中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将老百姓的吐槽乃至“谩骂”当作改进工作的动力,促进政府工作不断做得更好。而当政府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吐槽自然也就会随之减少,也就意味着政府工作离老百姓的期待越来越接近,这是对政府工作应有的标准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