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开展专项营销活动
力争信用卡业务实现跨越发展
图片新闻
联合举办青年联谊活动
图片新闻
个人住房贷款增量计划完成率排名全省农行首位
中国版“好人法”让好人更有底气
“坑老保健”
对待“山寨食品”应人人喊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坑老保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一则海边身亡留遗书的新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据半岛都市报报道,3月11日,青岛一位60岁老人被发现在一处海滩上身亡,裤兜里的遗书写着,他被一家保健品公司坑了,“从去年至今,硬骗我买了6万余元保健品,说让我和老伴可到西安、巴厘岛等地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产品也没拿到多少……”这之前,已经有不少老人如此“中招”。现在,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坑老保健”。2015年,央视曝光的一起保健品坑老案件,涉案金额就高达千万元。“坑老保健”屡禁不止,祸害老人。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苏懿谅谅谅:“坑老保健”是专挑老年群体下手,针对此情况,一方面要加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保健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整治力度,对保健品的相关手续和销售方式严格把关。

  @东山谢氏:奸商防不胜防,因为法律的惩治手段不够严厉,所以奸商敢于挑战法律底线,而且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老年人的智力已逐步趋于退化,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糟糕,哪里能抵挡住“坑老保健”的各种诱惑呢?要让老年人不受骗,让“坑老保健”没市场,关键要靠政府部门加强科普教育,让科学保健观念深入老人心。

  @不知潇湘在何处:某些推销商利用老人渴求健康长寿的心理,使出各种花招诱使老人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导致老人失财又失健康,着实可恨!除了要严打这些“坑老公司”,整顿保健品市场,老人自身也应该增强防范意识,要理性地认识保健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正规商场购买国家认证的保健品,避免掉入“坑老保健”的圈套。

  @悠然阿朵:“坑老保健”屡屡出手并得手,说明从制售到监管都有漏洞,还需要相关部门重拳治理。

  @我本真善良:无孔不入的骗子固然可恶,但是一些老人也是爱贪小便宜,都是过来人了,还不懂得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吗?屡屡上当受骗,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平凡丑人:“坑老保健”迎合的是老年人的空虚心理和对健康长寿的担忧,再加上当下子女远离父母,年迈的老人缺乏亲情沟通和识别真假应对的能力,保健宣传的夸大效应,法律打击的乏力,这些都是造成“坑老保健”出现的原因。

  @芳心云天:祸害老人的“坑老保健”之所以屡禁不止,不仅是因为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更体现出子女及家人对老年人关心不够、社会对其关注不到位,同时还有不法分子心存侥幸大打法律擦边球,以至于执法难、难执法。我们应该全民皆兵,加大关注老年人的力度,增加对老年人的关心热度,老年人更应该提高自身的防骗强度。

  【下期话题】

  揽客靠“嚷”?

  在一些车站、码头、出站口等人流多的公共场合以及民宿集中的地方,大声嚷嚷揽客或纠缠不休推介住宿的情况屡见不鲜。商务部近日组织起草《客栈民宿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不得以叫嚷、纠缠旅客或以其他不当方式招揽住宿。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