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车站、码头、出站口等人流多的公共场所以及民宿集中的地方,大声嚷嚷揽客或纠缠不休推介住宿的情况屡见不鲜。商务部近日组织起草《客栈民宿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不得以叫嚷、纠缠旅客或以其他不当方式招揽住宿。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江苏日月江南:当前,在车站、码头、出站口等人流多的地方,以叫嚷、纠缠旅客等不当方式招揽住宿,已经是一种常态。这样的行为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也会影响顾客的理性选择。所以,商务部出实招整治这样的行为很有必要。对商家而言,如何开展文明有序的市场营销,值得好好思考。
@王者微小:规范揽客行为既是对旅客的尊重,也是提升商家形象的好举措,靠“嚷”揽客,不仅伤害了旅客的感情,也损害了商家的长远利益。
@晓平王:“酒香不怕巷子深”,商家只有用规范的服务、舒适的住宿环境才能招揽更多旅客。相关部门把不良商家“拉黑”,就是对市场的净化,希望相关商家能转变营销思路,用优质服务代替嘴上功夫。
芳心云天:本人前些年在一次出差的途中,夜深欲找旅店,好多揽客员争先恐后地介绍各家旅店的住宿条件,唠唠叨叨让人心烦。其中,一个揽客员跟着我走了几十米远,本人信了他的话,以为那家旅店的条件不错,结果住下后发现,还是被骗了。所以,本人支持商务部的做法。
@不知潇湘在何处:做生意肯定得广而告之,而“嚷”就是一种广告形式,所以,正常的靠“嚷”揽客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商家为拉到更多旅客,在人流多的公共场所大声嚷嚷,甚至对旅客纠缠不休,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旅客的好心情,还会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所以,对于粗暴的揽客行为要严厉打击,而商家也要增强服务意识,用真诚的态度、贴心的服务吸引旅客。
@平凡一老兵:在车站、码头、出站口等人流多的公共场所以及民宿集中的地方大声嚷嚷揽客,这是在商家没有发布广告的情况下招揽生意的传统方式。对此,我们没有必要过多指责。其实,与其纠结于揽客方式,相关部门不如把监管的重点放在商家的服务质量和住宿环境等方面。
@小帅哥Peterwang:凡事都要有个尺度,只要揽客商家不违背公序良俗,靠大声嚷嚷招揽生意未尝不可。所以,商务部“一刀切”的做法有些不妥,需要三思而后行。
@龙腾四海112:此举旨在引导相关商家规范经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现实中或许很难落实到位,更难以监管。所以,笔者建议整治该乱象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商家的服务水平,用优质服务吸引顾客。
【下期话题】
选择“离开”的方式
日前,著名女作家琼瑶公布身后事的文章引发公众热议。3月13日,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联合南京鼓楼医院、南京护理学会、南京基层卫生协会共同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推广生前预嘱,也就是让每个人自主选择离世方式。很多人都对她的做法给予理解与支持,认为文章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人类对生老病死的客观理性、豁达淡然的态度;此举是遵从有益不伤害、尊重、公平的三大医学伦理的创新之举。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