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博爱·中站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博爱县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博爱县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 推动经济稳中求进
博爱县植树造林再掀高潮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四个中站”为引领 全面发展铸辉煌
传达市创新发展经济转型专题研修班学习精神
中站区“一赛一节”“四城联创” 推进工作会议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县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县,博爱县将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近日,笔者从博爱县农业局获悉,今年该县将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高标准粮田,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支撑粮食持续增产。同时,发展特色种植,扩大生姜、樱桃、冬桃等种植面积700亩,叫响“初恋樱桃、欧荷生态、玄坛庙冬桃”品牌。另外,该县还将进一步做大伊赛肉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20亿元;分层次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重点规范10家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提升引领带动能力。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全脱贫、福农民、优农业、美农村、促一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初步形成粮食、蔬菜、林果和畜禽饲养四大主导产业格局,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2016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25元。

  调整种植结构,实现提质增效。该县以“抓特色、建基地、创品牌”为指导,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农产品一体化认证为目标,强化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引导土地流转和技术服务等措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再上新台阶。目前,该县蔬菜生产面积20万亩(复播),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18万亩,日光温棚2.4万座;流转土地11万亩,形成蔬菜、樱桃、冬桃、葡萄、冬枣等特色规模种植基地,创建1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成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证16个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志、16个绿色食品,“清化姜”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注册孝敬牌、“博爱源”等30余个商标。

  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该县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托焦作市联丰种业的大数据育种,建立了500亩吨半粮试验示范田,示范品种为高产、耐密、机收、粮饲通用型玉米;通过推广粮食集成技术,去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0余万吨,实现十三连增。

  发展养牛产业,推动规模饲养。该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规模饲养,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4家;建成标准化奶站5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2家;全县牛存栏0.7万头、猪存栏12.5万头、家禽存栏76.2万只。下一步,该县计划新建4个年存栏3000头的肉牛规模饲养场,并依托博农乳业,打造绿色优质奶业示范带,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支持博农乳业扩大巴氏奶、酸奶等低温奶生产供应,加快研发高端乳制品,实现立足本地、辐射全省、带动全县奶牛业健康稳定发展。

  培育新型主体,激发农村活力。该县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该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38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入社成员1.7万户;拥有家庭农场11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6家;培育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培育1个省级产业集群伊赛肉牛产业集群,从种、养、加工、冷链物流到销售,形成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企业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到79.2亿元,吸纳农民就业8635人,带动农户7340户。

  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产业融合。该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快现代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一批以生态、休闲、采摘、农家乐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拓展农业功能,扩大产业领域,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前,该县初步建成三渡湾家庭农场、绿之恋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一品农庄家庭农场、小底春冠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6个休闲农业观光示范点,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综合收入达500万元。

  发展电子商务,激活农村新动能。该县把“互联网+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明确“以就业创业为核心、农产品和特色产品上行为主体、生活消费为基础、互联网生态体系构建为支撑”的发展思路,利用互联网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就业创业服务,争取国家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项目,与阿里巴巴、杭州甲骨文公司合作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在全市首家实施“点亮满天星”农产品溯源计划,积极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目前农业部正在公示。2016年,该县姜糖膏、铁棍山药、地黄等30多种农特产品实现网络销售,销售额达2.46亿元。

  (王晓波)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