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博爱县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以科学规划的实施为龙头,以招商引资的实效为核心,以项目落户建设的提速为重点,以提高企业服务的质量为关键,着力在对外开放招商、提高承载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产业集群、健全保障体系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已成为经济稳中求进、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主导产业集群持续增强。该县明确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路径,在能源工业方面,按照“以天然气、煤层气为主,光伏风能为补充”的理念,实施“气化博爱”,并上升为“气化焦作”战略。谋划LNG专用汽车生产和销售、LNG综合服务、专业化及小众化的电商平台3个链条,建成益达公司LNG燃气动力改装及配套服务等8个项目。同时,该县编制实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获得中国新能源产业强县等5项国字号荣誉。2016年,该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占产业集聚区的8.6%。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该县大力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科技含量,发动机凸轮轴等优势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4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占产业集聚区的49%。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方面,该县积极支持优势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海华公司、燕京公司和伊赛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
集聚平台更加坚实。该县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获得省发改委批复,规划面积扩展到25.4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道路99公里,形成“五纵七横”的道路框架,实现“七通一平”全覆盖;区内入驻企业129家,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451.9亿元,是2011年的3倍;荣获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等称号。
科技创新支撑有力。该县产业集聚区与中科院、河南理工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实现战略合作,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工程中心15家;拥有有效专利98件、省级著名商标6个。
为企服务更加完善。该县开展“政策落实进百企”活动,为企业解决一批遗留问题和发展难题。新开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伊赛公司被列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后备企业;金鑫恒拓等3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中汇公司等8家公司被列为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英利特公司等38家企业在新四板成功挂牌。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