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的教育体制,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需要终身拼命地追赶。而今天的学校教学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运转过程,其实好多孩子并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些孩子只是在起步阶段比别人慢一些。因此,我希望能够恢复留级制度,拯救一些孩子,给这些孩子缓冲时间。”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云盅慢步: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能留级很不科学,违背了教育规律,恢复留级制度,则能给学困生更多机会,笔者认为恢复小学留级制度非常有必要,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表现。
@万里箐空:恢复小学留级制度,是给跟不上节奏的小学生打开一扇窗,不过,在制度设计和认定上要有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既要尊重自愿的原则,又要有相关的考核和监管,否则很可能被滥用。
@雄观漫道真如铁: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智力年龄与自然年龄不同步的现象,赞成恢复留级制度,虽说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研究一个合适的方案,让教育更符合应有规律。
@晓平王:我上小学比同龄人早了一年,后来因为转学等原因,高考考了四次才勉强考上大专,真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留级生”。虽然我的求学道路很艰难,但正因为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终于成就了我的大学梦。在我看来,留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留级之后一蹶不振、破罐破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恢复留级制度也一样。
@江苏日月江南:义务教育阶段恢复留级制度,是给一些启蒙晚的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平台,也可以使一些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暂时落后的学生有一个打好基础的机会,进而实现后来居上的教育目标。但留级制度的恢复,应该建立在综合考核权衡的基础之上,避免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产生伤害。
@清静晓梅:我曾担任过七八年的小学班主任,因为每个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样,恢复留级制度给了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实现梦想的机会,赞同恢复留级制度。
@kellykeron:每个孩子的能力和领悟都不同,掌握知识有快有慢,理应区别对待。如今,取消了留级制度,让部分孩子勉为其难,学起来很吃力,不利于成长。恢复留级制度,给孩子多一个选择。
@蒋珊如此多骄:我认为没必要恢复小学留级制度,因为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很科学,孩子们也容易接受,加上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如果留级了,处置不好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打击,这样会影响其健康快乐成长。
【下期话题】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
不会游泳就无法从清华大学毕业?日前,清华大学对外证实,从2017级开始,该校学生必须通过游泳测试,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有特殊情况除外。针对这一规定,网上一份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网友给予支持,其中一个选项是,“学好游泳能保命,学校用心良苦”。然而,也有网友认为规定过于“奇葩”,强制学生会游泳是否“用力过猛”?事实上,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对游泳教学有刚性要求。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