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建章
“《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我市取得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法规,在焦作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条例》为北山治理综合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全市两级法院将以《条例》的实施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为焦作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3月10日,在我市东方红广场举行的《条例》正式实施、联合执法暨集中宣传启动仪式后,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玉杰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高标一流、创新发展”工作理念,在护航经济发展、服务国企改革、北部山区治理、助推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司法保障和有力司法服务。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分别对全市法院围绕市委开展北山治理重大决策、助推政府工作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出台方案明确任务
市中级法院始终把服务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准确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破除“就案办案”的陈旧观念,主动延伸服务,研究工作措施,制订工作计划,先后出台《服务保障党委政府四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为北山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为我市打好“四张牌”推动“三大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在两级法院成立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院领导分包各项重点工作,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明确职责任务、时间节点,实事求是,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为企业稳增长、调结构、谋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多措并举 精准发力
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主动对接重点企业,扎实开展走访活动。全市法院党组成员带队深入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一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组织资深法官开展座谈研讨、法律咨询、问卷调查、文化共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防范法律风险,优化发展环境。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走访企业286家,发放典型案例和风险提示卡5800余份,举办法律讲座40余次,收集企业反馈意见176条,提出涉企司法建议15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90余个。
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积极开展纠纷多元化解。在全市两级法院11个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重点企业法律服务联系点,主动对接我市重点企业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单位110余家,作好相关案件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用,开展涉企案件纠纷诉前化解、巡回审判活动,减轻企业诉累。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共委托、委派有关调解组织调解涉企案件580余件,深入企业开展巡回审判65场次,通过现场以案说法,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开通“绿色通道”,妥善审理涉企案件。将涉企案件逐案登记造册,全面排查梳理,建立诉讼档案,对影响我市企业发展的各类合同纠纷、投融资纠纷等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执行;积极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对资金短缺、经济确有困难的企业,依法缓、减、免缴诉讼费。认真落实工作报告制度,凡是涉及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案件都要建立工作台账,作好案件汇总,对受理、审理、执行的重大典型案件及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报告,及时和有关部门沟通,确保案件审理效果。
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执行,帮助企业快速收回资金。综合运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涉诉企业的切身利益。同时,坚持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因受经济下行影响、资金周转暂时困难仍在生产经营、尚有发展前景的负债企业,审慎采取强制措施,维护负债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正常运行。
注重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帮助企业解困突围。涉及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诉讼情况及时报告、稳妥处理。在审理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西藏吉奥高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时,与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协调,使焦作万方申请的高达18.7亿元的诉讼标的短时间内审结并全部执行到位,成功避免了因第一大股东变动给焦作万方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成立清算与破产合议庭,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原则,积极与当地政府、企业主管部门、企业合作伙伴沟通,帮助河南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思可达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破产重整成功,为压产能、调结构、促转型提供司法保障,实现了重整一个企业、挽救一批企业的良好效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对焦作中院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做法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主动作为 敢于担当
有力服务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
强力开展北山治理“利剑行动”。按照市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市中院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为北山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成立环境保护合议庭,依法惩处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等犯罪行为,坚决打击私挖滥采和破坏环境背后的“保护伞”,以玩忽职守罪、受贿罪判处马村区国土分局原局长卢传宝有期徒刑3年6个月,以玩忽职守罪判处马村区演马街道办事处原副主任杨战江有期徒刑3年。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法院受理环境资源、北部山区矿产开发类刑事案件89件,审结86件;涉环境保护行政案件57件,审结50件。为扩大社会影响,组织开展北山治理及环境保护公开审判日、护航经济发展公开审判日活动。去年11月9日,市中院在一号审判庭公开宣判刘图全等7人诈骗河南永威安防股份公司185万余元等3起涉企典型案件,10个基层法院对15起涉企刑事、民事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巡回审判和强制执行,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市综治成员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群众旁听庭审,并在全市两级法院官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集中展示。召开5次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21个,联合电视台录制院长访谈节目6次,为优化企业法治环境、推进北山治理等重点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大力推行环保禁止令,对污染大气、污染水源的案件,先行裁定停止排污。积极推行生态修复令,对破坏生态、毁坏环境的案件,不仅追究刑事责任,还判令“补种复绿”“异地补植”进行生态修复。
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出台扶贫开发指导意见,开通扶贫案件“绿色通道”,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民商事案件,第一时间完善手续、减免费用,对贪污、挪用、违法使用扶贫项目资金等刑事案件,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审结涉扶贫案件36件。派驻86名党员法官和后备干部驻村开展定点帮扶,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30项,引进合作项目5个,落实扶贫资金190余万元。市中院联系省交通厅拨付40万元专项经费,从办公经费中支出15万元,为沁阳市崇义镇西韩村修建了一条2.5公里的出村道路,解决该村出行难问题。
为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市两会精神,加快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近日,市中级法院召开了开展“学深杭、促创新”集中学习活动动员大会,按照“跳出焦作看焦作,对标先进找差距,创新驱动促发展,争取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主题,学习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补齐发展短板,致力创新发展,在执法办案、执行攻坚、审判管理、司法改革、从严治党、文明创建、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焦作法院工作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