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弘扬太极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海纳百川兴太极
王乾升:为传承太极贡献力量
冉向利:练好单鞭要领在“一虚三实”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三十五)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纳百川兴太极
——访市吴式太极拳王培生印成功法研究会会长李立子
作者: 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吴式太极拳传人李立子在院子里习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早春三月,记者走进隐于老焦作街深处的一方古朴院落,市吴式太极拳王培生印成功法研究会会长李立子,讲述了他和太极拳的不解之缘。

  从小,李立子在外祖父家长大,外祖父家有男孩必须习武的家风,从两三岁起,李立子就开始学武,先后练过易筋经、体操、中国古典摔跤等,但真正接触太极拳,是在他初中阶段。当时正是“文革”期间,无学可上的李立子跟着一位体育老师学打太极拳,渐渐痴迷。其后,他遍访名师,成为太极拳大师王培生的嫡传弟子,致力太极拳的推广传播,尤其是在海外推广传播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任焦作建委招商办副主任、焦作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的李立子常驻北京,机缘巧合,他被聘为欧洲太极拳推广中心教练。彼时,他阅读了大量太极拳著作,其中王培生著作《太极拳养生与技击作用》一书使他受益匪浅,几经努力终拜王培生为师,成为吴式太极拳传人。为了更好地推广太极拳,李立子不仅在焦作建立吴式太极拳辅导站,还利用出国工作的机会,调研太极拳及中医药的传播发展现状。经王培生推荐,他在美国结识了全美太极拳组织负责人、美国太极杂志总顾问罗邦祯以及美国东方文化中医药大学校长崔巍,并被聘为美国东方文化中医药大学运动疗法太极拳教授,多次到密苏里州大学、堪萨斯州大学进行国术太极拳讲学活动。在美国期间,他曾以学者的身份3次参加美国中医药世界博览会,通过吴式太极拳的文化交流,让吴式太极拳为美国主流社会所认知。

  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期间,李立子被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任命为吴式太极拳名家,同年成为中国武协会员。我市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召开前,李立子利用在美国的关系,动员了美国3支代表队前来我市参赛,并先后到我国港澳地区及日本实地调研中国太极拳的国际地位和文化品牌的市场份额及发展前瞻性。2016年,欧洲太极拳联盟聘请李立子任联盟教练,并邀请他今年7月到海南三亚的联盟论坛讲学,这也引发了李立子对太极产业更多的思考。

  李立子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欧洲太极拳联盟两次来焦考察,市太极体育中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说,一个地级市建设了这样一个规模的太极体育中心,充分说明了当地政府对太极事业的重视。而挖掘资源进而形成体系和产业,需要破除一些理念的藩篱,站位更高,海纳百川。

  李立子说,欧洲太极拳联盟目前已有70多个会所,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做成了太极产业。而有着独一无二太极资源的焦作,太极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产业始终未能破题,两年一届的国际太极拳年会在“太极搭台、经贸唱戏”方面还未收到应有的效果。今年,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一赛一节’当主线”,这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一赛一节”不仅要成为集聚人气、宣传推广的品牌,更要成为产生经济效益的平台。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习和复制欧洲太极拳联盟的体系建设经验,把目光盯住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海外,成立我们自己的国际太极联谊组织?我们不能只唱地方戏,而是要海纳百川,动员一切力量,摆脱唯套路论和传统低端教授太极拳模式,站在全球康复旅游的角度发展大太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