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深杭 促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之城,厚积薄发满眼春
城市更新打开空间
深圳经验留下的启示
打造自贸区建设新标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经验之城市创新篇
创新之城,厚积薄发满眼春
本报记者 李 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华大基因的员工在进行基因测序的取液。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摄
  ⬆深圳星云极客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研发的巡逻速递机器人。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前海展示厅。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核心提示

  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回顾3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到,深圳特区的改革起步于“杀出一条血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期。也正是从那时起,“敢闯敢试、勇为人先”就成为这座城市最显著的发展基因。第一个打破“统包统配”的“铁饭碗”就业制度、落下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发行国内第一张股票、率先取消票证制度、开启住房商品化道路、摸索市场分配外汇新途径……截至目前,有超过500项改革源自深圳,影响和改变着当下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深圳是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素有“世界工厂”“科技绿洲”“发明之都”“创新之城”乃至中国“硅谷”之称。

  一份权威资料表明:2015年,在盘点全球4300个经济特区后,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在评价中说,“深圳在若干成功典范中是最突出的一个”。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深圳,超过千亿元的企业有15家,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1000家,超过十亿元的企业就有1万家,而1亿元的企业在深圳已属一般。

  一份财政数据证明:2016年,深圳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也就是说,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财税收入近4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从这些资料中不难看出,深圳的主政者把握住了在世界城市中对深圳城市的准确定位,造就出在世界城市中独特鲜明的“深圳形象”,这正是深圳的活力所在、魅力所在、独立创新能力所在的来由。

  A

  活力所在:源于敢为人先的勇气

  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行业,依靠创新崛起的背后一定有制度的力量在推动。深圳把顶层设计作为切入点,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制订出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城市总体规划,这也是首个以城市为发展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探索城市发展单元整体开发政策。一系列不断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已成为对深圳城市创新具有强大支撑力的有效载体。

  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的生态环境,深圳可以说位居国内一线城市前列。早在2005年,深圳就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全市一半的土地被划入控制线范围,线内禁止进行建设。而最近几年来,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深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深圳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深圳市PM2.5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措施,使得“深圳蓝”成为常态。

  众所周知,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包容性和竞争性在这座城市得到完美融合。在深圳评选的十大观念当中,有两大观念与创新息息相关,一是“来了就是深圳人”;二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深圳,成功了有人叫好,失败了没人耻笑。为最大限度释放市场发展活力,深圳从2013年起率先实行商事制度改革,从建立全市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到实现全业务、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商事登记,再到“四证合一”“五证合一”,最终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如今在深圳注册公司,只要有台电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自2013年3月1日在全国率先推出后,新登记商事主体超过200万户,超越了改革开放头30年深圳累积商事主体户数。

  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叠加,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B

  魅力所在:源于先行先试的决心

  在深圳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做好高技术产业的“蛋糕叠加”效应,那就是先拥有、再做大、再做好,分三步走建立起一条上、中、下游紧密相连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这块做好的超级蛋糕像磁石一般吸引大批高技术人才来到深圳,留在深圳创业。

  1995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从那时起深圳就规定,无论国企、私企,只要来深圳建设研发机构,政府就给资助,最高的能拿到500万元,大批企业性科研机构破土而出。第二年资助的方向变了,要求“空庙请神”。于是,不少大学生跑回母校请老师来企业当首席研究员,数以千计的大学教授来到深圳。第三年资助的力度更大了,只要有在研项目,能说出几年后能产生多少收益就行。在不到5年的时间,全国就有350家高校院所和深圳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获取国际专利达1.4万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增长了四成。到目前,深圳汇集国内外各类高科技人才达10万人之众,建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无所不及的创业空间。

  创新仅是一个新的想法,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作支撑才能实现从创意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从市场到收益的终极目标。而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把样品设计、材料生产、产品制造、资金供应等多领域、跨业态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迅速搭建起一个能与创客、创业同频同振的产业化平台,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领军人物汪滔从中获益匪浅。汪滔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在整个学习和做科研期间都是母校为他作的辅导,香港特首来深圳考察时询问汪滔:“你是科大的学生,如果香港具备条件,你愿意回香港吗?”而汪滔却说:“我是不可能回香港的,因为在深圳有数千名顶尖创意工程师,我只要有一个想法就有人把我的想法变成图纸,然后就有人来应标制造,我连一张图纸都不用画、一个螺丝钉都不用做,一件创新产品就出来了,而他们做的比我自己做的价格更低、质量更高。回到香港,没有这么多能为我所用的工程师,也没有这么多能为我制造出新产品的企业。”

  一个刚回国发展的留学生拿着自己可降解支架技术到深圳科创委很快就申请到了300万元的科技资金支持;国内首个以诺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落户深圳……深圳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才和团队源源不断地“飞”入鹏城。

  C

  能力所在:源于敢闯敢干的精神

  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深圳30多年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这句话,打破框框、勇闯雷区、锐意创新等精神理念已经浸入了整个城市的血液。

  立良法,方能行“善治”。深圳特区自1992年获得立法权以来,在很多方面扮演了全国立法“试验田”的角色。被称为前海“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的实施,使得前海这片“特区中的特区”的改革创新有了法律保障;《关于加强碳排放管理的决定》的出台,引领并保障了“中国式”碳交易在深圳试点……近年来,深圳共推出126部法规,基本涵盖经济社会管理各方面。深圳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胡建农曾说:“优质企业选择在哪里,不仅是着眼于土地、政策、优惠,而是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时候,深圳的法治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半壁江山”。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对知识产权各领域综合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在知识产权协作、行政执法实际操作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突破。

  面对空间资源紧缺等制约与挑战,2009年,深圳创新性提出“城市更新”概念,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从原有的城中村、旧工业区走向全面的城市更新。目前,深圳列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共计541项,用地面积约44.66平方公里,较好解决了城市发展的空间瓶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供应结构调整。万象城、京基100、华强北、蛇口网谷等城市中心地区的更新,不仅成为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范例,也形成了地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以说,创新创业精神已经融入深圳的血液,成为深圳的独特基因。如今的深圳,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再次整装出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