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3月27日中午,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办公室一片欢声笑语,作为我市参保单位——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河南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一面锦旗送给了该中心基础科窗口工作人员姜征巍,感谢人社窗口工作人员把参保单位和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全程给予高效贴心的服务。
3月16日下午,时针已经指向17时27分,距离下班还有3分钟的时间,市人社大厦窗口工作人员都在整理最后的手头工作。此时,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河南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走进市人社大厦二楼服务大厅23号窗口,要为准备在该公司参保的16名职工办理医保手续。接待该公司办事人员的是姜征巍。“由于这批人员第二天就要上岗,当天能否正常参保对这批人来说十分重要。”姜征巍问清了具体原因之后,便着手逐一办理相关手续。半小时后,他将16人的手续全部办理完毕,此时已是18时10分。
“当我从参保单位人员手里接过锦旗时,还是一头雾水。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换来的却是参保单位这么隆重的表扬,这对医保窗口人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姜征巍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到,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我市医保系统的升级换代,类似加班加点办理业务的情况在基础科乃至整个医保中心窗口都十分常见。“医疗保险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窗口工作人员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与放松。由于前期医疗基础数据质量相对较低,造成参保人员身份证、姓名错误的概率较大,但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上班时间是完成不了的。该中心基础科科长姬双健主动提出,利用下班休息时间解决各种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这一严谨的工作流程在该科每名工作人员心中都已根深蒂固,大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切实为参保单位和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缩短办理业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位前来办理业务的人都能满意地离开大厅。
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与市人社局审批窗口、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共同组成市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保险分中心。社会保险分中心成立以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下,该分中心结合人社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多项切实可行、快速高效的管理举措,在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承诺办结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外地做法,规范建立了一整套基础便民设施,包括安装大屏幕、LED窗口业务显示屏、、电子查询终端、服务质量电子评价器、饮水机、填表台、急救药箱、等待座椅等服务设施和设备;建立了社会保险分中心网站、网上查询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对服务质量实行视频监控、电子评价;结合单位、群众办事实际,引进了智能叫号机系统,节省了单位人员、群众办事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大厅办公向智能化、规范化、便民化迈进的速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社会保险分中心下大力气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在制定相应措施的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服务好、形象佳的工作人员到大厅窗口工作,切实把参保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贴心、高效的服务。
群众的评价是检验窗口工作成绩的标杆,群众的需求是窗口工作的努力方向。据介绍,市人社系统服务大厅下一步将继续在服务群众方面多下功夫,使一些好的惠民政策及时传递到群众心中,真正实现市人社局党委提出的“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