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台账
关爱精神残疾群体 携手共筑美好未来
再富千年 精神永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富千年 精神永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1969年底,为了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王在富带领群众用地锅蒸麦秸,用铁皮加工烘缸,找本村木匠做木制打浆机、网笼,仅用6万元就建成了别人用15万元才能建成的纸厂。1970年初,纸厂终于投产了。这之后,西滑封村在王再富的带领下,又先后建起了面粉厂等企业,全村企业达到13家。1991年,西滑封又组建了黄河集团公司,并相继在全国布局建立了5个方便面生产基地。

  人们忘不了,王在富当村党支部书记第一天立下的誓言:“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让全村人吃饱饭,改变西滑封的面貌,让老少爷们儿都富起来!”他用一生践行承诺。

  在经济发展起来后,他带领群众拆平房、盖小楼,后来又投入4000多万元,在拆除旧宅的基础上,新建了2栋16层村民住宅楼,实现了公寓化,水、电、气、暖设施齐全,还安装了中央空调、双电梯;群众做饭用上了液化气,生活实现了便捷化、卫生化,垃圾实现了袋装化、桶装化;街道进行改造整修,重新美化、绿化、亮化,新修了水上游乐园,配置了健身器材等设施;在集体统一办理新农合的基础上,村里设立有重大医疗救助金,每年对重特大病患者给予一定的补助……

  人们忘不了,在西滑封村蒸蒸日上的大好势头上,他主动让贤,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向组织极力推荐了从村里走出去的部队正团职转业干部、焦作市制革厂党委副书记王孝江回村接替自己的党支部书记职务,请武陟县土地局局长王学峰回村担任黄河集团公司总经理,以博大的胸怀和令人敬仰的高风亮节,成功地完成了西滑封村党支部的第一次新老交替。村新一届班子在王在富的支持下,上项目,搞改革,带领西滑封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跨越,被西滑封人称为“黄金十年”。到2001年,西滑封村13家企业固定资产达2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上缴税金14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

  人们忘不了,作为西滑封村创业的领头人,他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胆改革,创新发展,终于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变成了闻名全省的小康村,使西滑封人过上了小有教、老有养、住有居、病有医、乐有场的幸福生活。50多年来,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忠实履行共产党人的职责,用无声的行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他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为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了榜样。

  一次次的激流险滩,一次次的力挽狂澜,西滑封村这艘大船正是因为有了王在富这个好舵手,才一次次沿着正确的航向破浪前进。

  丰碑屹立,时代先锋精神永存

  王在富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在。这是西滑封人和社会各界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担任西滑封村党支部书记的不平凡岁月里,王在富不论顺风逆水,不论激流险滩,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每一个重要关口,在每一件事关发展和群众利益的大事面前,他都爱用“实事求是”这把尺子量量:一切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一切从维护和发展百姓利益出发。

  “老书记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为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典型,树立了榜样。”西滑封村监委会领导王联说,“他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怎么干,应该干成什么样。老书记虽然已经逝世,他那种忠诚于党的至诚精神、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清廉自律的吃苦精神,时刻激励着、鞭策着我们,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王在富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可敬可贵,可亲可信,集中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纵观西滑封村的发展史、变迁史,无时无处不凝聚着王在富的心血,他忠诚地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为民宗旨,写下了人生最壮美、最绚丽的篇章。

  “老书记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他处处严格自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王联说,“当干部就要像老书记那样,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公道正派,不怕吃亏,以公为德,以奉献为荣。”

  王在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是党的基层干部中的一面旗帜,他的精神财富也将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西滑封村两委干部表示,在当前建设“四个焦作”创新转型发展的大浪潮下,西滑封人要秉承老书记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政治品质,一心为民、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勤俭朴素、清廉自律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增强发展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推动西滑封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助力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增砖添瓦。

  不忘初心,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

  有人说老书记的去世意味着西滑封“王在富时代”的结束。生命不等于呼吸,而在于精神的延续,老书记用毕生奋斗锻造出来的“王在富精神”,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个西滑封人的身体里,激励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西滑封村在第三任“旗手”现任党委书记王有利的带领下,咬定发展不放松,开启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近年来,西滑封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以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确立了对内改体制、增活力、拉长产业链条,对外投资参股、发展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西滑封人抢抓战机,内引外联,多方筹资,坚持以资产为基础、资金为纽带、股权为连接,牵手国企,大力实施战略重组,努力推进战略转型,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竞争新优势,先后组建了绿原辐照、焦作中能、沁济天然气、青海光科光伏等一批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的股份制合作公司。这些企业的投运,标志着该村产业链条完成了从单一的加工制造向能源经营、生物辐照、太阳能发电等新领域的延伸,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为西滑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16年,该村销售收入完成20.6亿元,完成利税1.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各项指标稳中有升。

  市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号角,为了把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上来,落实在“二次创业”的行动中,该村党委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组织学习市委书记王小平系列讲话精神,并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共识,大家纷纷表示,要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再创辉煌,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中走在前列。

  一场以学习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解放思想、实施“二次创业”的大讨论在西滑封村迅速展开。经过多次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西滑封人,确立了继承好传统、发挥新优势、再创新辉煌的“二次创业”行动纲领,明确了实施开放创新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内引外联打造新增长极的发展路径,提出了龙头企业斯美特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梯队”,西滑封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农村建设“第一方阵”,力争3年实现收入50亿元,努力打造百亿产业群,把西滑封建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以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纽带、兼具红色旅游的功能完善特色小镇,推动农民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的就地就近转化的增收致富梦,为美丽家园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及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努力奋斗、再立新功!

  “西滑封人将始终传承老书记的精神财富,共同维护好、营造好、守护好发展环境!”王有利坚定地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