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一个特别困难、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让这一特殊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焦作市残联以打赢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脱贫攻坚战为抓手,不断创新残疾人事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和扶助残疾人投身各项社会建设,全市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保障精神残疾群体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焦作市精神病院作为市残联五大协会之一的市残联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主席成员单位,在市残联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扶残助残工作,以实际行动唤起社会各界对精神残疾群体的关心和关爱。
四级精防 帮助更多精神残疾人及时就医
自1996年我市被确立为全国200个精神疾病康复试点城市之一以来,焦作市精神病院作为我市精防技术指导机构,承担着全市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精防网络。2011年,焦作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在该院设立业务管理平台,对我市的精防管理与信息数据开展业务指导并监督分配权限,开设端口128个,形成了遍布全市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系统,使更多精神残疾人得到及时救治。
通过多年努力,我市四级精防网络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去年,我市严重精神疾病管理系统共检出患者13697人,管理患者12447人,其排查、录入、管理率在全省位居前列。
多措并举
提升精神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精神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精神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精神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多年来,在市残联的支持下,该院组织相关专家和医护人员,通过组织开会、问卷调查、基层调研等形式,向我市精神残疾人协会会员、残疾专干以及患者家属等摸查我市精神残疾人情况,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焦作市精神病院副院长杨秀双作为我市公共卫生考核专家组成员,利用工作考核机会深入居民家中,摸查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为医院下一步开展扶残助残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按照市残联理事长杜安禄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作为市残联五大协会之一的市残联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主席成员单位的焦作市精神病院,将继续带领协会成员一如既往开展工作,使我市精神残疾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帮助。
公益活动
营造关爱精神残疾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了让更多人关心精神残疾群体,焦作市精神病院与市残联通力合作,坚持开展进社区、入学校、下乡村免费义诊活动,指导有心理疾患的居民摆脱心理障碍。同时,该院作为焦作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在“世界睡眠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红十字日”“国际助残日”“科普宣传周”“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通过摆放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免费义诊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理念,介绍精神疾病的症状、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残疾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去年10月,该院组织精神残疾患者和市残联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成员等走进市森林公园,举行了一场以“走进自然、放飞心情”为主题的医患秋游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该院医护负责人向患者及家属传达了相关政策及患者康复情况,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回归社会。
“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希望广大群众和精神残疾群体多了解一些精神卫生方面的知识,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压力,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提高抵御精神健康问题的能力,预防精神疾病及精神残疾的发生。”焦作市精神病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程群说。
简化程序
助推精神(智力)残疾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随着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认知度的提高,我市进行精神(智力)残疾鉴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自1996年开始,该院承担起全市精神(智力)残疾的鉴定工作。在市残联的帮助下,该院成立了专门的精神(智力)残疾鉴定领导专家小组,建立健全精神(智力)残疾鉴定流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使该项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2009年,全市精神(智力)残疾患者的换证鉴定工作正式开始,该院勇担重任,为全市3000余名持有第一代精神(智力)残疾证的患者进行第二代精神(智力)残疾证鉴定换证工作。在保证鉴定标准不变的情况下,专家小组还通过简化程序、入户鉴定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及监护人提供方便,圆满完成鉴定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该院已完成鉴定精神(智力)残疾人7500余名。
爱心救助
让精神残疾人实现健康梦
为减轻社会和患者家属负担,该院在市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焦作市精神(智力)残疾人“阳光家园”托养服务中心,开展寄宿型托养服务,主要收治16~59岁精神(智力)残疾托养病人、项目救助病人、“三无”流浪病人和长期贫困托管病人。该中心成立以来,在医疗、康复、托养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健全托养服务工作流程,实行政府补贴、医保少量报销、医院优惠减免等措施,进一步解决了精神残疾患者就医难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该中心还着重开展社会生活技能培养活动,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培养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技能,早日回归社会。
为促进福利彩票基金惠及我市精神疾病群体,在市残联的支持下,该院连续承担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市精神残疾人员的福利彩票基金救治救助管理工作。该院结合患者病情和工作实际情况,配合市残联对部分贫困残疾患者住院费用进行补贴照顾,并通过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按照流程服务好每一名被救助患者。截至2016年年底,该院帮助8000余名患者享受了免费用药优惠政策。另外,该院还抽调专门医护人员,前往我市一些偏僻县城残联服务站点开展送医送药活动,解决了当地贫困患者“就医难、看病难”问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更多的精神残疾人恢复健康,使他们步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市残联副理事长张喜科说。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焦作市残联被授予2016年度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与此同时,我市精神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精神残疾人的生活、就医、康复等方面正在逐步改善。对此,市残联理事长杜安禄在今年工作报告会上鼓励大家:“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积极创新的精神,以特别的自信,特别的激情,特别的毅力,特别的担当,发挥优势,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
未来,市残联与焦作市精神病院将携手同行,不忘初心,继续关爱、救治与呵护精神疾病群体,对贫困患者进行精准救助,并通过提升医疗水平,加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精神残疾的发生率,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与宁静。
(本栏图片均由焦作市精神病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