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近日,笔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目前,我市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总量达到13件,位列全省第六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位列全省第二位。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2474件,同比增长15%;新增河南省著名商标15件,延续认定17件,总量达到137件;新增知名商标19件,延续认定6件,总量达到70件。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促进我市经济提质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工商局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双创”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扎实推进《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建设商标强市,努力培育一批代表焦作特色、优势产业、城市形象的商标品牌,全面提升我市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
提供政策保障,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该局提请市政府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2015~2020年商标战略实施分三步走的具体发展规划,把商标发展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成立了焦作市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3个,建立起工商部门负责牵头,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抓好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好制度保障。对原有奖励政策进行调整和增加,在对新获得驰名商标奖励50万元的基础上,提高了对著名、知名商标的奖励标准,对新获得著名、知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2万元奖励;新增了对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奖励,标准是一次性奖励10万元。同时,认真兑现财政奖励,极大激发了企业商户创牌的热情,推动了商标战略的快速实施。
建立三大平台,加快商标培育步伐。建立指导平台。推广品牌指导站工作模式,指导82个工商所设立了100多个品牌工作指导站,打造了一个以工商部门为主导、乡镇办事处为依托、专人专职为基础,面向社会的商标品牌工作指导服务新平台,并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宣传员、品牌底数调查员、商标注册服务员、品牌形象指导员和护牌维权联络员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申报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提供指导和帮助。建立培育平台。大力开展企业品牌走访活动,通过建立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后备企业库,构建企业动态梯队培育结构,优化商标发展层次,形成了驰名商标拔尖、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群起的商标发展工作格局。以全市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企业为重点,指导帮助企业制订创牌计划,对市场竞争力较强、占有率较高、创牌意识强烈的市知名商标企业,引导其争创著名商标;对已获得著名商标的企业,建立跟踪监管机制,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商标品牌保值、升值管理机制,引导其争创驰名商标。建立宣传平台。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电视和户外活动宣传等平台,大力宣传商标战略成效、展示商标保护行政执法成果,通过座谈走访、行政指导,为企业创牌答疑解惑,开展商标法规宣传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增强商标保护意识,扩大商标战略影响力,在全市营造出商标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实施三项工程,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一是实施商标强市工程。积极营造有利于商标培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促进自主品牌建设为主要内容,建设商标强市。加强工业商标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农业商标和创新发展服务业商标,努力培育一批代表焦作特色、优势产业、城市形象的商标品牌。特别注重发挥焦作“名山、名拳、名药”的特色优势,突出培育“焦作山水”“太极故里”“四大怀药”等城市名片,努力打造我市文化旅游商标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上档升级。二是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充分发挥粮食高产区的农业资源优势,持续深入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商标”经营模式,积极鼓励、引导、扶持涉农经营主体创牌经营,注重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影响面广的知名农业商标品牌,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实施商标兴区工程。在产业集聚区推行“一企一标”“一企多标”“一区多品”的商标工作模式,注重发挥优势品牌的集聚效应,以成熟的品牌资源,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商标强区。目前,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市场主体数量大、产业优势明显、商标发展状况良好,入驻企业218家,拥有驰名商标1件,河南省著名商标11件,并于2017年年初申报了河南省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