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断
●现在,旅游业发展已经迈进大众消费阶段,旅游从奢侈品变成了普通生活商品,甚至变成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游客的高智商化、低龄化,人们的旅游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景区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适应新变化,大力发展前卫、时尚的旅游新业态,才能抢占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我们要为游客提供更加开放和全方位的服务,打造主客共享的服务环境。其实,这就是公共服务,彰显了政府的服务能力。我们应该通过推进全域旅游,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提升区域美誉度、舒适度和现代化程度,增强区域竞争力。
全域旅游的杭州模式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维持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供求关系需要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杭州的全域旅游起步很早。李虹说,旅游业发展已经迈进大众消费阶段,如今全国的年出游人数已经接近40亿人次,人均年出游次数接近3次。在广大游客中,散客和自驾游的比例高达80%。2016年,杭州有1.4亿人次的客流量,旅行社的客流量贡献率大约只有8%左右,其余部分都来自网上交易和个人游。当前,游客也呈现出高智商化和低龄化特点。对此,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景区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适应新变化,大力发展前卫、时尚的旅游新业态,才能抢占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发展全域旅游,杭州要对标国际品质的全域旅游模式,不再满足于一般旅游模式,不再满足于和普通城市进行同质化竞争,而是要瞄准更新、更高的目标发展全域旅游。尤其是G20杭州峰会的成功召开,提高了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全世界的认可度,这也对杭州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杭州近期推出的发展战略,就是城市国际化战略,旨在把杭州打造成重要的国际旅游休闲中心。
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方面,该市在国际媒体,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不断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旅游营销费用从几年前的4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亿元,使杭州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如今,杭州在旅游国际市场的活跃度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杭州的“旅游西进”战略,就是突破“逛西湖”旅游格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相关产业,为当地农民拓宽致富路,把“旅游蛋糕”进一步做大。与其他城市相比,杭州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是比较领先的,杭州拿出了1亿元作为落实“旅游西进”战略的专项发展资金,并让旅游部门牵头,联合规划、城管等部门帮助该市西部5个县发展相关产业,进一步开拓市场。
2003年,杭州实施了“还湖于民”工程,把西湖及其沿湖的7个公园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当时,杭州每年为此损失门票收入将近1亿元,但全市每年的旅游收入却能递增100亿元,杭州的知名度也由此大大提升,并带来了旅游综合收入的大大增加。2016年,杭州的经济总量达11700亿元,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全市GDP的60%,旅游业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重要的产业支撑。
如今,有一句话在杭州流传甚广:不抓旅游的领导是头脑不清醒的领导,抓不好旅游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
全域旅游的杭州思路
杭州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城乡统筹、产业融合、惠民富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文化挖掘、游客引导、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扩展杭州旅游的发展空间,延伸旅游产品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将旅游要素融入城乡建设、产业升级、城市经营等过程,发展“大旅游”,建设“大景区”,实现旅游产品和旅游设施的主客共享。
杭州发展全域旅游的目标:通过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构建信息化旅游服务体系等手段,实现杭州市域旅游产品的全域化、旅游交通的多样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旅游设施的人性化,树立杭州“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将杭州打造成主客互融、主客共享的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
全域旅游的杭州路径
扩展杭州的旅游休闲空间,在“旅游西进”的基础上把旅游业发展方向往北延伸,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旅游空间,让杭州旅游业实现空间全域化发展。下一步,杭州要“串珠成链”,就是在创优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环境的基础上,统筹城乡旅游,沿江河两岸布局700公里的绿色长廊,使30多个城镇、80多个景点、140多个行政村形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绿色长廊把所有的农家乐、民俗景点、旅游中心镇串联起来,让游客感受全域旅游的魅力。截至目前,杭州已经完成40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建设。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杭州是“水城”,全市有20%是水面,有江、有河,还有湖泊和湿地。该市不仅对水面加以保护,还进行了改造性的开挖,把众水系贯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水面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该市的各县(市)区加强合作,并与杭州周边的嘉兴、绍兴、湖州等地旅游部门一起开展旅游宣传,到国内外旅游市场推介“经典杭嘉湖绍”旅游路线。
推进旅游产业融合。为做好该项工作,该市大力建设会展场馆,发展国际会议会展基地;建设度假酒店,打造高端度假酒店集群;建设商业区,打造都市商贸游憩综合体;建设博物馆,打造文化体验型博物馆群;建设公共和商业性休闲设施,打造户外运动休闲综合体,其中包括富阳永安山极限飞行运动基地、千岛湖水上运动基地、大明山高山滑雪户外运动基地等;大力建设茶园、茶馆,打造茶文化养生综合体;通过项目创新、产业链延伸,打造山水医疗休养度假综合体。
构建智慧旅游体系。杭州大力开展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完善杭州旅游核心数据库,拓展旅游信息化网络;开发新兴旅游咨询服务软件,培育旅游咨询、旅游电商服务企业;大力发展旅游政府系统,建立旅游预警机制;大力发展旅游电子营销,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杭州旅游营销平台;推广“旅游金卡”,建立新型智慧旅游游客体验终端等,向游客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本报记者杨丽娜、董柏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