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忽悠老人参加免费健康讲座,然后冒充“世界华人中医养生协会”高价售卖假药和保健品,不少老人因此上当。近日,广州荔湾警方端掉了这个诈骗团伙,刑事拘留24名犯罪嫌疑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老人发现上当受骗后,竟不肯配合警方调查,甚至有老人觉得“业务员”比儿女还亲,无论如何都不肯报案。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芳心云天:再好的保健品也不及儿女的关爱、亲情的呵护。骗子的招数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因为他们懂得投其所好,知道老人需要的是什么。
@胜平王大头:缺少社会交流和家人关爱的老人,自然容易被骗子的“亲情”打动。防止被骗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子女的常回家看看,用行动让老年人感到温暖,让他们从子女口中得知社会的变化,了解生活中需要防范的骗局。
@水晶小草:受骗老人认可骗子的“亲情”而不肯报案,简直让我们做子女的无地自容。老人们虽然晚年物质生活丰富,但因子女长年不在身边而精神生活空虚。做子女的应该经常回家看看,多与老人打电话拉家常,不要让老人们错把骗子当亲人。赡养老人,不能只注重物质上多么丰富,更应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平凡丑人:老人认可骗子的“亲情”说明他们缺乏家人真正的亲情,骗子的花言巧语胜过子女的温存,老人要走出被骗的误区,还要子女的亲情配合。
@奥格了:免费讲座设圈套,亲情安抚再出招。老人被骗还说好,让人无奈又可笑。期待儿女能警觉,勤看父母多尽孝,警民联手严打击,不让老人再中招。
@深海林森景幽幽:骗子的“亲情”固然是假的,但对孤独无依的老人来说却是一种精神寄托,不过这种寄托是建立在源源不断往外掏钱基础上的。当然这也给老人、儿女和社会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老人应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充实精神生活,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怀。
@一更时分:亲情,是世上最难拒绝的感情,哪怕它是骗子所带来的,依然很有感染力。老人之所以“不肯”,是因为他们太缺少这方面的温暖。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走出骗子的情感诈骗,必须要靠儿女的关心关怀。
@益昌人:骗子之所以屡屡得手,固然与骗子表演得“逼真”有关,还和老人们缺乏子女关爱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给做子女的提了个醒,多关心老人,让骗子没有可乘之机。
【下期话题】
奇葩选修课受热捧
每周一16时40分,云南艺术学院公共教学楼A101教室的窗帘一拉、灯一关,室内便鸦雀无声,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屏幕上黑底白字的幻灯片,听老师杨洋讲授墓葬里的中国文化。日前,杨洋因他开设的选修课《中国墓葬文化》在微博热搜走红,一时成为“网红教师”。同样,中山大学的《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被誉为“神级选修课”;华中科技大学的《名侦探柯南与逻辑推理》,彻底引爆该校二次元、三次元学生的需求痛点,两天内500多名学生抢课。目前,高校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选修课“走红”,受到学生追捧。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