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我市一家私营企业的劳资人员小刘到市人才交流中心为公司员工张某办手续,在返回的路上不慎把张某的档案丢失。幸运的是,这份档案被好心人捡到并交给了执勤交警。经过多个好心人的爱心传递,该档案最终又回到了小刘的手里。4月12日下午,面对失而复得的档案,小刘致电本报:“真是遇上好人了!希望借贵报向这么多的好心人道一声‘谢谢’。”
丢了档案浑然不知
4月10日下午,小刘到市人才交流中心服务大厅,为其公司员工张某办理档案转移手续。手续办完时已近17时,当时天下着雨,小刘拿着档案乘坐5路公交车,在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后步行回家。
回到家,小刘发现原来拿在手里的档案袋不见了,随即冒雨出门寻找。在市妇幼保健院站牌到自己家这段路上,小刘来回寻找了近两个小时也没找到。当日晚上,小刘焦急不安,不知该怎么办。
市民捡到档案交给交警
“10日18时左右,我在市民主路与和平街交叉口执勤时,一对骑着摩托车的男女交给我一个档案袋,说是他们捡到的,让我帮忙寻找失主。”交警曹鹏说,由于当时正在执勤,他就将档案交给了同事孙佳伟。孙佳伟拿到档案后,先拨打了档案袋上的电话,但没有人接听。随即他将档案袋拍照并通过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希望大家帮忙寻找失主。
几经周折找到失主
“今天下午,谁路过和平街西段丢失了一份档案,请联系1571652××××。”4月11日22时许,市人社局退休干部赵玉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条信息后,马上电话联系市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斌,并把这条信息转发给他,希望他核实档案信息。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李斌立即安排该中心服务大厅窗口人员进行核实。“通过档案袋上的号码,我们在电脑里查到这份档案是4月10日出库的,并留有企业劳资人员的姓名,但没有联系方式。”李斌说,他安排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治国和档案室工作人员李法德,带着单位的介绍信,按照朋友圈留的联系方式取回了档案,又通过该企业找到了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