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论断
●一家企业的精英团队能达到什么水平,这家企业就能发展到什么水平。这样的“定律”也适用于一座城市。
●市场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要抓住机遇,发现客户新的需要和潜在需求。
●企业要做正确的事情,保持持续的发展,要做到“五个一代”,即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
●自主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
名家档案
凌云,浙江省著名经济专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先后任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台州市副市长,现任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经济运行分析、产业投资与规划等工作。
凌云对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浙江经济发展与转型战略、信息化与经济转型的关系有着深入系统研究。他是浙江省经济文化智囊团成员,是浙江省经济转型的参与者、推动者,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挑战
课堂上,凌云从5个方面阐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挑战。
生产方式改变带来的挑战。从生产要素运用情况来看,传统粗放制造正转变为精准制造;从生产组织方式看,批量化生产正转变为个性化定制;从环境友好程度看,单纯生产正转变为兼顾环境的生产。
消费变化带来的挑战。从消费领域看,横向拓展为主正转变为纵向升级为主,从解决“有无问题”到消费升级;从消费方式看,传统消费模式正转变为网络消费模式;从消费偏好看,追求物美价廉消费正转变为个性化选择性消费。
凌云说,市场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要抓住机遇,发现客户新的需要和潜在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市场最大限度地提供市场供给;二是最大限度地提供自动供给。那么,市场有效供给的落脚点在哪里?就在于创新驱动!没有创新驱动,不可能提高供给能力,自主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
企业用人面临的挑战。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对企业用工将产生巨大影响。
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凌云说,社会管理是什么?核心是人的管理。社会管理靠什么?靠的是信息化手段。承办了G20杭州峰会之后,杭州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管理方法和手段都进一步完善了。
“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凌云认为,互联网如今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在人们身边,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你现在抛弃互联网,互联网将在不远的未来无情地抛弃你。所以说,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发展机遇,拥抱市场,拥抱未来。
经济大国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凌云分析了中国、美国、德国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他说,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建设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计划大体分三步,用3个10年左右时间让我国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将指导中国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2009年12月,奥巴马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奥巴马政府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美国正式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2年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工业互联网”口号,并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美国推出一系列举措的目的是依托互联网全球“软”优势,带动制造业发展,再创经济全球竞争新优势。据通用电气预计,工业互联网能够使美国的生产率每年提高1%~1.5%,未来20年将使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比当前水平提高25%~40%。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预计能为全球GDP增加10万亿~15万亿美元。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西门子公司正式提出《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现工业4.0战略的建议》,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网络(建设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成)、实现三个集成(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其目的是依托德国制造业全球“硬”优势,为德国企业插上互联网的“软”翅膀,再创经济全球竞争新优势。
凌云认为,“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
大力实施信息化战略 是时代的要求
凌云说,要加深对信息化战略和“互联网+”的认识,现在全球都处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信息产品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们把它拒之门外,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我们要把制造业作为信息化和“互联网+”的主战场,尤其要把制造业放到突出的位置来抓,因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要加快“互联网+”服务,提升和创新发展服务业,未来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要依靠互联网的力量。要加快发展专用核心芯片和关键的应用软件,以核心芯片和软件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要加强以提速和安全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以完善政策、鼓励创新为重点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凌云说,浙江省正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主要内容是大力推进“十一大重点工程”,补齐短板,到2020年使全省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融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到2025年,把浙江省建成国内领先、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基本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届时,该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质量效益、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结构将更趋合理,并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凌云认为,焦作市完全可以借鉴浙江省“十一大重点工程”中的“四换三名”工程和小微企业创新型培育工程。“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合称“四换”。“腾笼换鸟”即集中力量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机器换人”即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减员增效。“空间换地”即集约用地,以亩产论英雄。“电商换市”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提升。“三名”即着力培养名企、名品、名家,进而打造行业龙头。小微企业创新型培育工程,首先需要“个转企”,即给予政策引导,使个体户转为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就变成“小升规”,即小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然后是“规改股”,即规模以上企业改成股份制企业;最后是“股上市”,即股份制企业改成上市企业。相信焦作通过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和小微企业创新型培育工程,也能破解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要素消耗等因素换取发展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本报记者孙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