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浙江省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前景如何?信息化战略对杭州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如何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在杭州期间,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
凌云说,建设制造强国是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深化和实践。浙江的制造业有基础,但还存在短板,那就是缺乏高端的创新要素。高端的创新要素核心就是人才,浙江省目前最缺少的就是学术带头人、产业引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为引进更多人才,浙江省将通过一个5年计划,改革体制机制,吸引世界顶尖的专家人才,以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使浙江省制造业走在世界的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
凌云介绍,杭州的信息产业走在了浙江省的前沿,尤其是滨江区近年来始终围绕信息产业招商引资,数十年如一日,招来了一批世界顶尖的信息产业相关企业。近年来,滨江区传统产业增加值的增幅有了大幅度下降,但该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是最快的,财政状况在全省也是很好的。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信息产业为该区经济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因为信息产业具有高增长性,能够为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近年来,浙江省不少地方政府都着力在信息产业的招商引资、升级换代、人才招聘上下功夫,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凌云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现在我们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市场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必须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普遍认可的产品就是智能化、信息化产品。所以,浙江省要在这方面发力,近年来其信息产业经济总量的增幅,远远高于一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的增幅。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的市场有效供给,就是较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市场层面的具体体现。
在谈及焦作与浙江省的合作空间时,凌云说,焦作是以发展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可以有效对接浙江的相关产业。浙江产业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比如土地资源少等,所以浙江尤其是杭州与焦作的合作空间很大,关键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