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根据该局下发的《2017年全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我市将进一步严格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管控。其中,涉及持续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整治、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防范、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深化重点领域环境应急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据了解,在持续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将积极向企业宣传、培训《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督促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落实主体责任,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同时,严格按照《2017年全市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发动、方案制订、抽查检查、督导验收等工作,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化解环境风险,全力保障区域内环境安全。
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防范工作方面,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将结合本辖区环境风险特征,及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防范工作,督促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应急准备工作,实现突发环境事件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早响应和早消除。同时,对汛期、枯水期、雨雪冰冻时期等突发环境事件易发期、重大活动敏感期以及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的区域流域和重点行业,开展提示性预警,并及时获取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以及涉饮用水源安全、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等关系公众健康的苗头性信息,实现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提前预警。
在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及时提请修订本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结合新修订的《河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提请本级政府,抓紧时间修订本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同时,督促企业及时编制修订应急预案,向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应急预案信息,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应急预案抽查,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分析讲评,以实际案例指导企业编修预案。另外,还将把环境应急演练作为推动预案落实的重要手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把尾矿库、涉重金属、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企业和涉饮用水水源地、人口密集区的企业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在深化重点领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将按照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支持化工园区积极申报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试点,探索建立“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的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同时,逐级汇总上报重点环境监管尾矿库名单,督促尾矿库企业按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按照《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制订预案并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