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4月1日,一场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的“厕所革命”在成都市拉开序幕,按计划,所有景区都将在5月1日前配备手纸和洗手液。半个月过去,新设施、新环境、新体验是否取得预想的效果?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部分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的现象,已经成为该公园管理人员遇到的首要尴尬。4月2日至8日,该公园创下了7天消耗1500卷厕纸的“纪录”。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平凡一老兵:公厕里的卫生纸,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但物质欲望使很多人暴露了自私自利的面目,部分浪费和“顺”走公厕手纸的游客应该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
@一更时分:其实,谁家也不缺那些厕纸,只是很多人看着别人“顺”走东西,自己内心也不平衡,于是“你拿我拿大家拿”,不拿的人总感觉自己吃亏了。这样的行为暴露了人们的低素质,也深深伤害了“厕所革命”发起者的积极性。
@唉妮儿:成都市拉开“厕所革命”的序幕,保持厕所良好的卫生状况就行了,没必要提供免费厕纸等用品。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不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助长了某些人占小便宜的心理。
@吉林李凤高:我认为,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出纸量是必要的,因为就目前的社会文明程度看,单凭个人自觉实现节约用纸的目标还不现实。
@江苏日月江南:成都市人民公园创下了7天消耗1500卷厕纸的“纪录”,说明相关部门还存在管理上的缺陷,当管理者发现部分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的现象后,应该及时采取管理人员发放手纸的办法进行控制,而不是纵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晓平王:公厕卫生纸虽然很轻薄,却承载着社会文明的重量。部分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说明他们的道德水准还很低,也暴露出“厕所革命”还不彻底,这需要管理者、使用者、监督者共同努力,一起守住文明的底线。
@王者微小:“厕所革命”遇尴尬,折射出我国国民道德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笔者认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与培育国民素质、加强社会监督相结合,只有多措并举,才能让“厕所革命”顺利推进。
@活力的试试啊:本人读过一篇深度好文《别让人生败在仨瓜俩枣上》,有的人喜欢“顺”走公家的东西,即便放在家里用不着也要“顺”,即便东西值不了几个钱也要“顺”,这样的人往往会给他人留下一个坏印象,在工作中不会被领导委以重任。但愿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能好好读一读这篇文章,努力控制自己的欲望。
【下期话题】
盘算“留学回本”
在美国留学8年,吴凯曾铁了心要留在美国,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吴凯说,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那些打算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家长更理性一些。虽然父母从来没要求他找份好工作挣回留学的花费,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在美国花费的400万元什么时候才能“回本”。“不知何时能回本”的感叹,绝不是吴凯一个人的迷惘。随着留学趋于大众化,关于留学合不合算的思考,势必在相当长时间内困扰着国人。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