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体经济作为直接创造价值的主力,无疑是所有经济体发展的根本动力。“以钱生钱”式的虚拟经济如果过度发展,不但将扭曲生产要素的配置,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抽血式”的伤害,而且还蕴含着极大的经济社会风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并将“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列为九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创新是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抓手。具体而言,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今年创新发展的三大着力点。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实体经济升级的源泉。我国实体经济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扭转。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是提高实体经济技术水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的根本途径。
——培育新兴产业和推进“双创”是实体经济升级的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广泛应用新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结构中的高质量增量部分,是引领实体经济升级的发动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再次强调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这对发展新兴产业、激发新动能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体经济升级的根基。一是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二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质量水平。要厚植工匠文化,提升职业操守,培育“中国工匠”,打造“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数量时代走向质量效益时代。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