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刘璐)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昨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确保年底前全市预防接种示范门诊超过100家、数字化门诊超过40家。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截至2016年年底,我市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连续24年维持无脊灰状态,连续19年无白喉病例报告。
据介绍,我国的疫苗分为两类,即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目前,我市使用的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等11种,可预防12种疾病,接种对象主要为7岁以下儿童。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包括与一类疫苗同品种的替代疫苗,如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
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相关负责人提醒家长,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1个月内应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疫苗时应携带预防接种证,儿童在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监护人应按照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因故错过接种的要尽快补种。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规范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全市接种单位规范化管理达标率为100%,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率达100%。去年,我市在全市各县(市)区积极推进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对全市部分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和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复核验收,全市接种单位的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截至去年年底,全市121家预防接种门诊中,通过省级示范验收的门诊达83家,示范达标率为68.6%;14家预防接种门诊达到省级示范门诊标准要求,申报省级验收。全市共建设完成27家数字门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山阳区、解放区、马村区、温县的接种门诊全部为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完成预防接种示范门诊、数字门诊创建目标,实现年底前全市示范门诊超过100家、数字化门诊超过40家,解放区、山阳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部建成数字化门诊。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今日,市疾控中心将在焦作火车站广场西南角开展预防知识宣传活动,并举行“规范接种疫苗,我签名我行动”签名墙现场签名活动。市民现场签名并扫描二维码关注相关知识,即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