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动能。
对区域经济而言,不及时适应新形势,不主动转型发展,就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无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会在区域竞争中落于人后。对企业来讲,转型发展关系当下生死存亡,更关系长远发展,不主动对接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无异于死路一条。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有无可资借鉴的样板?有。那就是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联近2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企业要与时俱进、转型发展,必须尊重规律,转变观念,创新求变。
龙蟒佰利联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全力开创企业发展新格局。龙蟒佰利联董事长许刚说,实践中,龙蟒佰利联成功把握了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勇于突破,在传统硫酸法的升级上做文章,通过持续科研创新,实现工艺、质量、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短板提升,从而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二是敢为行业之先,率先发展氯化法钛白生产工艺,与世界级钛白技术水平对接,掌控产业转型战略主动权;三是不断创新科研机制,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四是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带动创新,实现发展的倍增效应。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点名表扬龙蟒佰利联持续推进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硫酸法钛白,转型发展氯化法钛白,拉伸产业链条,不仅提质增效,而且清洁环保,成为规模居亚洲第一的钛白粉生产企业,为全省工业企业的转型攻坚带了个好头。
作为亚洲钛白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龙蟒佰利联以振兴民族钛白事业为己任,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坚持开展科技创新,优化升级硫酸法钛白,转型发展氯化法钛白,拉伸产业链条,丰富产业结构,特别是以重组、并购等方式加快了钛白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企业走上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路线,逐步向全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已形成了河南焦作、四川德阳、四川攀枝花、湖北襄阳等三省四地五大生产基地的企业规模,主营钛白粉年产能60万吨,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自1998年改制以来,龙蟒佰利联已有近20年发展历程。2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龙蟒佰利联而言,则意味着与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同步,意味着与全球工业转型升级的节奏共舞。在每个发展时期,龙蟒佰利联都谨记使命,倾全力做大做强主业产品,直至成为行业的旗帜和标杆。尤其是2016年9月与四川龙蟒钛业进行战略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开启了龙蟒佰利联向国际一流企业跃进的新征程。
目前,龙蟒佰利联主营钛白粉年产能60万吨,规模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去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1.36亿元,利润总额5.4亿元,上缴税金3.37亿元。今年一季度,龙蟒佰利联总资产达180亿元,总市值343亿元,两项指标分别在河南省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三和第五。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利润总额7.02亿元,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龙蟒佰利联即将步入百亿企业行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的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创造新需求。许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通俗的解读:“供给侧改革,就是产品要更新换代,产业要转型升级。供给一方要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甚至是引领消费需求的产品。”
打破硫酸法钛白发展“瓶颈”,拉伸产品结构产业链条。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钛白粉生产国,我国钛白粉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硫酸法钛白粉工艺,较之于氯化法钛白粉工艺,这一工艺具有成本高、污染大等劣势。对此,环保部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中,不鼓励硫酸法钛白生产。为此,龙蟒佰利联咬定科技创新不放松,外引技术,内挖潜力,找到了突破传统产业“瓶颈”的办法,自主开发了“硫铁钛”联产法和“硫磷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解决了钛白粉生产装置的“三高”难题。其中的“硫铁钛”联产法实现了硫酸、钛白粉、一水硫酸亚铁、氧化铁黑、氧化钪联产的技术集成,实现了废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和余热利用及废水循环套用。而“硫磷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对现有生产单元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了物质流、能量流耦合发展,二次资源再生利用,形成并建成了产业化示范装置。上述两项技术,均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循环经济典范,向全国推广。
为拓展产品领域,使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高端专用型方向发展,龙蟒佰利联引进吸收了国外先进的TR52高档油墨专用级钛白粉技术及业务,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系统进行了改进升级,TR52产品关键指标分散性控制能力和光泽度明显改善。同时,积极开发水性涂料专用钛白,引领市场走向绿色环保之路。
敢为行业之先,氯化法钛白赢得发展良机。实事求是地说,创新发展氯化法钛白技术,是龙蟒佰利联转型升级攻坚战的核心战略举措。氯化法是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与传统的硫酸法生产工艺相比较,其综合节能30%、节水50%,并大大降低“三废”排放量,环境效益非常显著。龙蟒佰利联斥资上亿元引进技术,累计投资20亿余元筹建了氯化法钛白粉产业链,包括每年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一期)和配套每年15万吨富钛料项目(一期),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全产业链氯化法生产基地。而配套富钛料生产线采用国内首创预还原-电炉熔炼两段式的新工艺技术生产高钛渣,电炉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全密闭连续加料式电炉,最大程度减少了烟尘排放,提高了产品回收率,可有效减少电炉熔炼电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氯化法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此举不仅开了中国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先河,对中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推广具有深远意义,而且丰富了龙蟒佰利联的产品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国内外氯化法钛白粉的市场需求。预计年均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龙蟒佰利联融合发展,谱写行业强强联合新篇章。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实现转型跨越,既需扩大开放,也要深化合作,引进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新活力。
今年是龙蟒佰利联融合发展的元年。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达到“1+1>2”的协同效应?龙蟒佰利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新的管理架构和新的管理模式。龙蟒佰利联在文化、产业、技术、管理、人才、市场诸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资源整合。在文化融合方面,龙蟒佰利联认真梳理、凝练了两家企业原有历史传统文化的精华,于2016年12月23日修订发布了《龙蟒佰利联价值观与准则》,将其作为全体龙蟒佰利联人的行为指南,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统一全体龙蟒佰利联人的思想。在资源整合方面,龙蟒佰利联开展了制度对标、技术对标、成本对标等活动,认真分析不足,寻找差距,力求融合两家企业的精华,并加以提炼完善,形成符合集团大战略、大市场、大责任发展需要的系统化现代管理体系。
做强中国钛产业,是龙蟒佰利联的使命。许刚说,当一个企业明白自己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时候,这个企业才真正拥有了自信和尊严。龙蟒佰利联将围绕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愿景,充分利用行业地位及资本市场优势,通过重组、收购及适时适地新建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实现150万吨钛白粉的年生产能力,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钛白粉生产企业,具备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合作能力。届时,龙蟒佰利联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亿元,利税可超50亿元,为助推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