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翟倩倩)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我市文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徐衣显强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美丽焦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凝聚共识,探索创新,坚守文化阵地,讲好焦作故事,繁荣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打造焦作文化新高地。副市长王建修一同调研。
徐衣显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市图书馆、百姓文化超市、金谷轩绞胎瓷展示馆、“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展示馆、山阳故城、市博物馆、市豫剧院、解放区焦西街道电建社区。每到一处,徐衣显都深入现场实地察看,认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工作情况。
在百姓文化超市总服务台,徐衣显详细了解我市百姓文化超市建设运行情况,并对“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文化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要用好用活这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操作简单、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多渠道多形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市豫剧院,豫剧《监察御史韩愈》正在进行彩排,该剧已入选中原文艺精品创造工程重点项目。徐衣显亲切地与演员们进行交谈,并详细询问了排戏进度。他说,豫剧《监察御史韩愈》对展示我市人文历史、推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要精心组织排练,全力把该剧打造成群众耳熟能详、传唱度高的精品剧目,塑造焦作新的文化名片。
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10余位文化界专家代表分别发言,就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徐衣显边听边记,要求有关部门会后认真梳理研究。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就做好全市下步文化工作,徐衣显强调,一要把握新战略,打造新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我省提出建设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依托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尽快补上文化事业欠账,把文化产业打造成焦作支柱性产业,努力在全省全国文化发展大局中有作为、有地位,打造焦作文化新高地。
二要坚持人民中心,繁荣文化事业。要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商务中心区建设中,高标准规划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等,打造综合性、标志性新地标。继续推进“舞台艺术送农民送基层”、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需求。要加强文物保护开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结合中心城市改造提升、县城提质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业发展互促共进。要鼓励创作文化精品。鼓励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三贴近”,紧扣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步伐,创作更多精品之作、经典之作。要积极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深入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最前沿,谋划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全市人民。
三要讲好焦作故事,做大文化产业。要古为今用,用好焦作丰富的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养生文化资源,做到古为今用、文为商用,努力把我市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打造独具焦作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要融合融入,将我市独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各个环节,体现焦作地域特征和特色文化,塑造城市精神气质和时代风貌。要文旅结合,用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创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培育文化康养新业态,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文化康养业引领基地。要探索创新,依托我市现有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度挖掘内涵,丰富文化底蕴,实现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
四要坚守文化阵地,加强文化保障。要守牢文化阵地,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整合放大资源,强化项目、资金、人才支持,研究设立专项基金,运用多种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出竞争力、文化事业单位改出新活力、文化职能部门改出执行力。要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构筑坚实的人才保障,谱写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