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若干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近日,国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宏伟蓝图。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信部装备司有关负责人。
产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
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50%左右。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3000万辆;2025年将达3500万辆,牢牢占据全球“老大”位置。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创新体系仍需完善,国际品牌建设滞缓,企业实力亟待提升,产能过剩风险显现,商用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此外,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带来的能源、环保、交通等问题日益凸显。
“实现汽车强国梦,《规划》不仅提出具体的时间表,而且明确汽车强国的六大细化考量指标。”该负责人说,“核心技术、企业品牌、国际市场份额等汽车强国基本要素逐步成为行业共识。为此,《规划》对应提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发展、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三个目标。其中,到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逐步实现向发达国家出口;到2025年,骨干汽车企业研发经费要占营业收入的6%左右,骨干企业新车平均故障率达到国际一线品牌同等水平,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成突破口
在日前开幕的2017上海国际车展上,中国品牌汽车顺应行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大势,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新商业模式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引发行业热议,也让人们看到我国加速实现汽车强国梦的希望。
而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发展,正是《规划》全面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汽车产业的深刻影响后,为我国汽车产业开出的一剂“良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突破,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消费趋势、制造过程、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该负责人表示,“这为中国品牌汽车加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抢占先机、赶超发展的突破口。”(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