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普焦作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科协“四城联创”科普进社区活动启动
图片新闻
曹君玲:愿做护理界的“工匠”
“奇葩景区”背后的利益合谋
琼瑶之泪
放飞青春梦想 莫让暮气升腾
世相漫画
光污染的影响仅仅是让星空“消失”吗?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君玲:愿做护理界的“工匠”
本报记者 李瑞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人物档案:曹君玲,女,临床护理专家,毕业于焦作市中医药学校(现为河南理工大学医学中专部),现任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是省护理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焦作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河南省十次党代会党代表,先后获河南省优秀护理管理者、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焦作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焦作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护理工作烦琐、艰辛、高风险,选择了护理专业,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曹君玲说。

  1981年,曹君玲从焦作市中医药学校毕业后,成为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护士。“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都集中在这里,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护理技术。”刚踏上工作岗位,护士长对曹君玲这样说。为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曹君玲白天跟着老师刻苦学习,下班后将自己总结的经验记在笔记本上。很快,她就掌握了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抢救生命就是与时间赛跑,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协作,才能抢救患者、战胜死神。”曹君玲说。在急诊科工作至今,曹君玲按压过心跳骤停的老人的心脏,擦拭过酒精中毒患者吐出的呕吐物,清理过脑出血病人身上的便迹,还曾奔跑在医院走廊间,同时抢救十几名病人。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刻骨钻研,曹君玲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有独到的见解,并将1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参加完成护理专著3部,参与完成护理科研10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2000年6月,成了我市护理行业带头人的曹君玲来到护理部任职,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一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能反映该院的管理水平,我们要从护理质量入手,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上下功夫。”上任伊始,曹君玲找到了工作重点。她严格执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修订完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每月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检查,查找护理安全隐患。

  2010年,国家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曹君玲主动向院长申请在全市率先实施此项工程,并担任活动负责人。“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提升护理水平,为病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曹君玲说。

  白天,她带领护理部工作人员深入病房,与护士长一起制定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模式;晚上,她根据白天工作情况梳理工作思路。一些年轻护士不情愿为病人干脏活累活,曹君玲就带头示范。她说:“作为合格的护士,从晨间护理的面部清洁、口腔护理、翻身叩背,到日间护理的输液巡视、导管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再到晚间护理的足部清洁、身体擦拭、协助排泄、观察睡眠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用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把患者当家人。”

  在她的带领下,市人民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促进了全市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选择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坚守,为了患者,付出再多也值得!”曹君玲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