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A级景区数量快速增长,仅AAAA级景区数量便从2001年的187家增长至2016年被摘牌前的2800多家。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现在A级景区泛滥,甚至一些民间公墓、商贸城也被评为A级景区,并存在边建边评、违规用地等问题。
民间公墓、商贸城竟被评为A级景区,不仅让人笑话,而且涉嫌违规。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规定,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的空间或地域,应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民间公墓、商贸城等,显然不符合旅游景区的定义,比如报道中提到的安徽池州市AAA级景区“龙泉圣境”虽主打“陵园文化”,景观却不多,满山坡都是普通的经营性公墓,怎么有资格成为景区?又如被评为AAAA级景区的昆明某国际商贸城,完全是以购物形态示人,与旅游景区风马牛不相及。
“奇葩景区”何以出现?说穿了就是利益驱使所致。比如安徽“龙泉圣境”景区,虽然游客数量极少,但在成功创建AAA级景区后,其墓地价格一路看涨,墓地销售收入从过去每年约50万元增至1000万元。原来,其醉翁之意不在游客数量,而在于墓地销售,他们要的只是AAA级景区这块闪亮的招牌。由此看来,一些商贸城、玉器市场之所以纷纷追求A级景区的名头,恐怕也是为了方便旅行社、导游、商家等多方进行利益合谋,正大光明地带上游客以游览景区之名,行诱导或强制购物之实。
显然,这种利益合谋之所以得逞,得“归功”于相关部门在旅游景区评级时把关不严。以急功近利的方式发展旅游业,让A级景区泛滥,让“奇葩景区”横行,将会危及旅游市场的公信力,损害旅游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