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5·12国际护士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爱诠释天使之名
传染病患者的守护天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诠释天使之名
——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护士长杨向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护士长杨向柯。
  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护理团队。
 
   

  参加工作15年来,她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日复一日地将她的热情、真诚、爱心、责任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护理工作,精心地照顾每一名病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爱诠释着天使之名。她就是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五科护士长杨向柯。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杨向柯,亲身感受她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以身作则 做亦师亦友的领头羊

  2002年,杨向柯从新乡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进入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二科,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杨向柯还是一名懵懵懂懂的花样少女。在最初的兴奋与好奇过后,她感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护士还有很大差距,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自己与同事间的差距。于是,她虚心地向同行学习,从临床实践中学习,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2012年和2014年,她分别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和河南省传染病院进修。经过多年努力,杨向柯不仅很快适应了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还一步步成长为病区副护士长。

  2015年,市第三人民医院将感染五科新设为结核病科,成为我市结核病定点治疗专科,承担我市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及肺结核的统一规范化治疗任务。与此同时,杨向柯也受命担任该科护士长。

  结核病在以前被称为“痨病”,曾经是不治之症,很多名人如鲁迅、林徽因等都死于此病;加上其传播方式是呼吸道传播,以致很多人谈“痨”色变,一些患者家属因担心被传染甚至都不敢到医院探望。作为感染五科的护士长,杨向柯每天与结核病人朝夕相处,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但是杨向柯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感染五科。

  担任护士长后,虽然身在护理管理岗位,杨向柯并没有减少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时间。由于该科大多是新来的年轻护士,她处处以身作则,手把手带领全科护士学习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岗位工作职责、护理工作流程等。在护理工作中,她与其他护士一起积极组织和参与科内病人的抢救工作,抢救病人时刻保持沉着冷静,迅速、熟练地配合医生,成功抢救无数例大咯血病人和其他急危重病人。

  去年秋天的一天深夜,该科接收了一名从外县转来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小葛。当时,小葛的病情十分严重,而且处于昏迷的状态。为了节省时间,杨向柯立即着手抢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熟练地与值班医生配合,最终将小葛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小葛脱离危险后,仍然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当时陪伴在小葛身边的只有他70多岁的奶奶,照顾他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均落到了护士身上,作为护士长,她身先士卒,每日早早到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等变化,检查各种管道是否畅通,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随时关注小葛的病情变化,经过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3个多月后,小葛终于苏醒了,病情也逐渐好转。

  严格要求

  创和谐奋进的护理团队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们就要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护理事业中去。”杨向柯常常对科室的年轻护士这样说。她用实际行动印证自己的誓言:工作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生活上,对病人和护士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在她的感化下,感染五科的15名护士都兢兢业业地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一个人抱怨工作辛苦。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首先需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杨向柯常常这样对该科护士说。“护士,不就是打打针吗?”在外行看来,护理工作非常简单。而实际上,护理工作兼具科学性和服务性,要综合应用心理和生理的知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方面。作为一名护士长,在认真做好病区管理工作的同时,杨向柯还进一步做好年轻护士的带教工作。

  为了提高护士们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她努力打造一个学习型的护理团队。在日常工作中,她把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不定期选派护士外出学习。护士学成归来后把新知识传授给全科其他护士,使全科护理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为了减少疾病传播,她还举办过病区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培训、咳嗽礼仪培训等。工作之余,她鼓励护士参加各类成人学历教育,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在她的推动下,该科护理团队学习气氛浓厚,业务水平迅速提高。在科里形成比学习、比技术、比服务的良好氛围,在医院里的护理技能和理论竞赛中,护士杨莹莹、王君君、任秀娟都取得较好成绩,受到医院嘉奖。

  在工作中,杨向柯还十分注重人性化管理。她准确掌握该科每名护士的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充分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当护士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杨向柯不是指责,而是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发生问题的根源,提出整改方案,再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论证,从而减少差错的发生。

  在生活中,杨向柯对该科护士十分关心。一旦她们有困难,她往往会主动帮助解决。在她的带领下,该科护士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乐于奉献

  做患者满意的贴心人

  一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市第三人民感染五科,每年收治的结核病人多,且病人的病情严重,护理任务十分繁重。每年秋冬季节,结核病人增多,住院病人更是人满为患。为了不断改善该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杨向柯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逐步健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现在,她所管理的感染五科护理团队牢固树立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主动为病人服务,保证有问必答。

  以往,感染五科的护士们都是在换药室里将每天的输液瓶准备好,听到病人提醒的铃声后再到病房为病人输液。忙碌的时候,护士站的铃声响个不停,护士们常常手忙脚乱。如今,护士们不再待在护士站,而是下到病房。看到护士随时待在身边,病人不仅感觉方便了很多,而且明显感觉到了护士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在生活中,病人遇到困难,比如输液时需要上厕所,护士都能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这一举措帮助病人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医院组织的出院病人满意率调查当中,感染五科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率97%以上。

  由于担心传染,有的危重病人家属拒绝陪护。对于这类特殊病人,杨向柯和该科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2015年8月,该科收治了一位肺结核合并腹泻的病人小李。他的姐夫把他送入病房后就悄悄地离开了。当时,小李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杨向柯与值班护士除了进行常规的正常护理外,还要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起居,每天给他喂饭,并给他端屎倒尿等。由于小李还患有严重的腹泻,床上和身上常常满是粪便,病房里恶臭扑鼻。杨向柯和护士发现后,立即赶去为他清理粪便、擦拭身体等。刚开始时,小李常常感到不好意思,每次都对杨向柯和值班护士连声道谢。在住院治疗的近2个月时间里,小李没有得过一次压疮。后来,小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变得十分冷漠,对人不理不睬,但杨向柯和值班护士始终没有放弃他,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他,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杨向柯和护士们也时常牵挂老年患者。由于该科收治的结核病人以老人居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十分烦琐,加班对于她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甚至还主动与患者联系,提醒他们定期复查和就诊。2015年秋,该科接收过一名结核病合并精神失常的老年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该患者还没康复就被家人接回了家,拒绝继续接收治疗。杨向柯和护士了解情况后,多次与他家人联系,不厌其烦做思想工作。最终患者家属被她们的诚意所打动,重新将老人送回了医院。老人的病情稳定出院后,杨向柯和护士们还经常打电话了解老人的康复情况,并提醒他定期复查。

  多年来,杨向柯和她的护理团队默默地付出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并荣获“五一巾帼标兵岗”等。杨向柯本人也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还荣获“焦作市优秀护士”称号。

  本报记者 高永强 文/图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