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永强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需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是对护理工作的崇高赞誉,也是对护理工作的最高要求。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全体护理人员始终牢记“关爱女性、呵护新生、倡导公益、服务社会”的服务使命,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丰富护理内涵,为病人提供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和护理团队。该院产房的全体护理人员,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守护母婴健康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近日,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护理团队,感受护理人员的忙碌和辛苦。
精湛医术助产妇母子平安
为了守卫我市产妇的安全和健康,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产房作为该院的重点科室,不断加强自身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增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科研投入,技术实力日渐雄厚,就医环境和服务质量也不断改善。目前,该院产房内部设有多个待产区和分娩区,配有多功能可调式产床、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多台胎心监护仪、新生儿辐射台、空气净化机、仿生助产仪、中频治疗仪、精密输液泵、麻醉机以及导乐球、导乐椅等先进设备。除了硬件投入外,产房还配备了主任医师和专业儿科医生以及19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服务精良、朝气蓬勃的专业护理人员。
产房是一个充满温馨的地方,生命从这里开始诞生、延续。然而,在这温馨的背后,助产人员付出了多少,只有她们自己知晓。在很多人眼里,或许做护士很简单,就是给患者打针、发药。但产房护士长李芳却不这样认为。她表示,孕产妇的情况复杂多变,护士必须随时根据孕产妇的病情调整护理方案。产妇的紧张、焦虑需要安慰和解释;胎心的变化需要随时监测和处理;更可怕的是难产、大出血等症状,随时都能夺去产妇及胎儿的生命,这都需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因此,李芳和产房的护理团队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恪尽职守、虚心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今年春天,该院产房接诊了一名待产的产妇小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小谢的羊水和血小板偏少,如果自然分娩的话,很容易导致胎儿由于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医生建议小谢进行剖宫产。但小谢的家人认为剖宫产会给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坚决不同意医生的建议。看到双方僵持不下,而小谢离临产的时间越来越近,李芳便主动要求对其进行专护。
将小谢安顿下来后,李芳首先为她播放轻柔的音乐以及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她放松心情、减轻腹痛。在这个过程中,李芳通过动态变换孕妇体位,使用母婴监护仪连续监测胎心、孕妇的宫缩、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变化。根据小谢的症状,李芳又通过吸氧治疗和补液等不断调整护理方案。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小谢最终顺利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宝宝。看到自然分娩后的小谢母子平安,家属非常开心。
多年来,该院作为焦作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收治了无数从我市各医院转来的重症患者,帮助过众多像小谢这样的产妇转危为安,赢得了广大产妇和家属的信任。近年来,该院每年的孕产妇分娩量平均达7000人次,持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医院之首。该院还一贯倡导“自然分娩,促进母婴安全”的服务理念,开展了无痛分娩、导乐设备助产、仿生助产、自由体位分娩、拉玛泽呼吸减痛指导等特色服务,使准妈妈们的整个产程在自然轻松、温馨安全的环境中度过。
贴心服务架起护患连心桥
产房,是全院唯一一个让人喜悦的地方,小生命的到来,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该院每年的分娩量都在增加,产房护理人员更加忙碌。尽管护理工作非常辛苦,但她们感到很快乐。除了小生命的到来让人感到喜悦外,这份工作还让她们很有成就感。“许多产妇忍受不了分娩之痛,强烈要求剖宫产,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作用,帮助产妇成功顺产,这是我们的使命。”李芳说。在工作中,不知多少产妇是在她们的鼓励下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见到母子平安,她们内心就格外开心,充满了成就感。
而在成就感的另一方面,风险也不可避免。“产房的护理工作责任重大,毕竟是大人、孩子两条生命摆在我们面前,来不得一丁点的疏漏和马虎。”该院产房副护士长张桂香告诉记者,“跟其他科护士相比,产房护士对专业性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产房的一名护士,工作中除了会观察、反应敏捷这些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因为,我们每天需要面对的是心怀渴望、与阵痛作斗争的准妈妈们。在漫长的等待中,准妈妈们的情绪往往焦躁不安。这时,一个舒坦的姿势、一个准确的动作、一个顺产的信念、一个耐心的守候、一个温柔的传送、一句贴心的安慰,都能为准妈妈们和孩子带来奇迹,创造快乐。”
今年年初的一天深夜,产房接诊了一名20多岁的孕产妇小林。小林进入产房后由于宫缩疼痛难忍,不停哭喊。因为小林患有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不适宜做分娩镇痛,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当时值班的张桂香详细了解小林的情况后,立即来到她身边,一边温柔地安慰她,为她擦去汗水和泪水,一边在她的背部按摩,帮她减轻疼痛。同时,张桂香还引导小林深呼吸,通过调整呼吸频率缓解疼痛。过了一会儿,小林的疼痛感慢慢减轻了,情绪也渐渐稳定了下来,而张桂香则累得满头大汗。几个小时后,小林顺利生下了一名健康的婴儿,张桂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除了帮助产妇接生外,产房的护理人员还要经常做很多其他工作。—些第—次生孩子的女性,刚刚开始宫缩,就大喊“肚子痛,受不了”,要求赶快剖宫产。殊不知,肚子痛是宫缩的正常表现,依据护理人员的专业判断,这些产妇的条件很适合顺产。这时,她们就会向这些产妇反复讲解相关知识,介绍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帮助产妇作出正确的选择。“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好处非常多,我们希望产妇能信任我们的专业判断。”护士李静芳说。
今年5月初,李静芳护理过一名高个子的年轻产妇。由于这名产妇腹部的胎儿较大,担心不能顺利分娩,就强烈要求剖宫产。李静芳与值班医生对这名产妇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发现,她有很大顺产的机会。经过多次劝说,这名产妇最终放弃了剖宫产的念头。几个小时后,她顺利生下了一名4公斤重的婴儿。
勤学苦练创造精英团队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孕产妇数量激增,尤其是高龄孕产妇,她们的到来为妇产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高龄孕产妇越来越多,容易出现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难产和产后出血的概率都会更高。这给产房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医院十分重视产房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根据该科室年轻护理人员多的特点,医院制订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由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和经验丰富的护士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沟通技巧手把手教给年轻的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该院还选派该科护士长和护士外出学习,学习各类护理新技术和新理念。近几年来,该院还多次邀请德国妇产科专家Dr.Goetz Neugebauer教授前来产房观摩指导,并参与查房、讨论疑难病例等,使广大医护人员了解到国际上先进的妇产科新知识。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妇产科的护理团队学习气氛浓厚,业务水平迅速提高。
在工作中,该院产房还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班制度,将工作区进行分工,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促使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产房从改进工作细节入手,将晨间班作为交流平台,传达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内容和会议内容;每月进行一项应急演练,在演练中不断改进流程,提高抢救技术,减少差错的发生。在李芳的带领下,产房的护理人员团结友爱,相互协作,整个护理团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赢得了广大产妇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这里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但该院产房的天使们却用真诚的服务和辛勤的劳动,呵护着母子的生命,体现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本文照片均由本报记者高永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