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洛阳参观。他见到北魏时期的《龙门二十品》拓本很喜爱,拿在手里一边翻阅,一边说买一套带回去。在问明每套的价钱后,由于当时钱带得不够,他又恋恋不舍地把书放回了原处。这时,洛阳市一位陪同的负责同志提出送给周总理一套。周总理严肃地说:“国家的财产怎能随便送人!”
读了这个片段,笔者十分钦佩的是,在正当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周总理能果断放弃自己的心爱之物,尤其在当地负责同志提出送给他一套时,他仍没有向自己的爱好作出妥协和让步。这种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清醒,对当下领导干部如何处理爱好,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其实,领导干部有点爱好是人之常情,怕就怕,个别人爱之无度、好之无道,极少数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被爱好拉下马的贪官,都栽在了“爱不释手”上。
赖昌星曾有句“名言”:不怕什么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此言的确击中了人性的要害,一语道破了爱好与陷阱的关系。只要投其所好,就不愁打不开缺口。一旦官员把持不住自己,拿了不该拿的东西,再想收手可就晚了。
毕竟,商人都是逐利者,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一掷千金送你古玩、字画、玉石、根雕等,是冲着你手中的权力来的。这抛出去的一个个诱饵、一颗颗糖弹,也许温情脉脉,可杀伤力不容小觑。如果哪个官员幻想拿了也白拿,天真地以为不拿白不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爱好非小事,对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违法乱纪干部用惨痛的教训证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爱好,如果被他人加以利用,极有可能成为溃堤的蚁穴。反之,如果严加约束自己的爱好,始终节制自己的兴趣,时刻保持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清醒,不给居心叵测者留有可乘之机,就能有效防止在别人的围猎中掉进圈套。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领导干部都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很容易成为权钱交易者觊觎的目标。如此语境下,领导干部在培养爱好时一定要慎加选择,在追求兴趣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让兴趣爱好沦为自己的软肋。否则,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个人的欲望,爱好即使再小,也有可能给你带来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