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创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工业转型攻坚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市工信委切实发挥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主体作用,找准工业转型攻坚和企业“双创”的结合点和着力点,通过企业创新创业,带动和加快全市工业转型攻坚步伐。
一、支持企业“双创”发展的工业政策环境更加优化。我们出台了支持工业发展28条意见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企业减负、要素保障、权力下放、完善机制等方面精准施策。全市对工业创新和转型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形成了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的发展合力。
二、支持企业“双创”发展的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工业占GDP的5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工业税收占比达41.3%。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02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0%)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6.9%)提高1.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支持企业“双创”发展的资金保障更加有力。设立1亿元应急转贷资金,目前已为63家企业提供95笔共计9.56亿元的转贷资金;积极组织多氟多等企业申请国家发展建设基金共计4.03亿元;中内配股份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低摩擦节能环保内燃机汽缸套”和辅仁怀庆堂制药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获得国家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
下一步,市工信委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工程,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强大动力。以“学深杭、促创新”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瞄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前沿技术,加强协同攻关,形成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二、提升企业家素质,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人才支撑。加强领军型企业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3支队伍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培育一批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市工信委今年计划举办10期各种企业人才培训班,完成1000余人次的人才培训任务。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后备力量。壮大创新主体,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强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按照“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发展路径,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四、创新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为内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成立专注于工业领域的工业中小企业担保平台,做好应急转贷、产业基金、科技支行、保证保险等工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财务托管等提供“一揽子”融资服务。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