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韩愈故里太极热
单式精练是提高太极拳拳艺的关键
温县:整合太极资源 弘扬太极文化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四十一)
司怀荣:习练太极 乐享人生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绍均
单式精练是提高太极拳拳艺的关键
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绍均在演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太极拳论》写道:“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那么,习练太极拳过程中,究竟怎样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拳艺呢?这是很多太极拳爱好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市武术名师、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张绍均做客本期《名师大讲堂》,结合自身多年来习练太极拳的经验,就此问题与大家交流。

  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到一定阶段后,感觉很难再提高,就觉得索然无味,失去了练拳的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张绍均认为,单式精练是提高太极拳拳艺的关键。他说,相当一部分习练者,在学拳阶段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学习招数的进度,不愿意在单式上下功夫,囫囵吞枣往前赶,结果是贪多嚼不烂,整个套路学完后,每一招式做得都不到位、欠火候。如果不及时系统地正架,这样的拳架本身处处“带病”,不把病去除再怎么练习,也很难提高。

  他打了个比方,例如练习毛笔字,如果用笔不规范、笔画写不好、字的间架结构不合理,一味地强调书写的数量,很难有质的提升。怎么办呢?如果真想提高,一定是回到原点,对用笔规范、笔画规矩、间架结构重新练习。只有这样,字才“靠谱”。学拳也一样,不对单式进行精雕细琢、悉心体会,一味地打套路,在拳界叫“打流水架”,是很难提高的。

  提起单式精练的重要性,张绍均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他强调,太极拳习练的核心是功夫深浅,不是招数的多少。因此,无论从健身养生角度,还是防身护卫角度,想要事半功倍,就要从单式精练开始。通过千锤百炼,把单式做到位、练精透,做到得心应手,才算招熟。把精熟的单式贯穿起来,就是套路。没有单式的精熟,套路很难打好打精,拳艺也很难提高。

  说到这里,张绍均给记者举了正反两个例子。郑州大学一个拳友,去年秋天开始学拳,两天时间,就学习了一个太极起势、一个单云手。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左右,结果不到一年,肩周炎也好了。另外一个拳友,几年前,一周时间学会了72式太极拳,之后自己练,结果几年过去了,拳艺几乎没有提高。

  “当然了,单式训练往往比较枯燥,也容易导致局部肌肉群疲劳,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普通爱好者,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单式精练,配合着套路进行练习。这样习练,既能提高所练单式的精熟度,也便于克服重复训练的疲劳感和枯燥感。同时,习练者还要善于用心总结,尽量把单式精练的感觉带到套路中去体会和揣摩,这样进步才比较快,也更有乐趣。”谈到单式精练与套路习练的关系时,张绍均特意作了补充。

  ●名师档案

  张绍均,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市优秀武术名师,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和有禄大师弟子理事会秘书长,市和式太极拳协会秘书长,华夏文化促进会太极文化专委会筹备组成员,市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研究课题专家组第四组组长。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答疑解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