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著名演奏家、指挥家刘森又一次来到阔别20年的马村区,见到了当年那群唱《诗经》的小姑娘。当年的小姑娘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但是见到刘老师,她们脸上依然洋溢着甜蜜的笑容,眼睛里泛起泪光,一如当年初学《诗经》的小女孩。她们大声喊着:“刘老师,我们爱你,欢迎刘老师回家。”
在马村区文体中心四楼教室,当刘森听到合唱团再一次演唱《诗经》时,高兴地说,你们还可以唱,而且会唱得更好。连续10天,他在马村指导马村女子合唱团恢复演唱《诗经》经典曲目,并教授她们学唱古谱和意大利歌曲。
刘森寄语马村女子合唱团:“作为全国唯一演唱《诗经》的合唱团,希望你们以《诗经》为媒,做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者,打造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片。不要仅仅把演唱《诗经》作为表演来对待,要做成音乐品牌和文化品牌,尽可能融入中小学教学中,尝试在基层进行一些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痴迷音乐、崇尚国学,刘森一直致力于将音乐和国学融为一体的实践。刘森认为,国学的重要内容是礼乐,中国文化不应该只成为学术研究的内容,更应成为教育实践的内容。对于《诗经》,没有固定的解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解释,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感悟。《诗经》本来就应该是唱的,唱出来会更有益于理解。
刘森这样教音乐,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过山涧,啊呜一口咬起来,咬得小老虎还挺享受,深一点浅一点都不舒服。刘森这样讲《诗经》,《诗经》是多少代人的文化传承,人不在了,但魂在,《诗经》就是古人的魂。
谈及如何与马村女子合唱团结下不解之缘?刘森笑着说,这事还得从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的拍摄说起。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专门组建一支队伍,拍摄重大历史选题,先拍《努尔哈赤》,再拍《唐明皇》,又动议拍《东周列国》。当时很多地市争《东周列国》外景地,刘森建议“东周列国展示的是黄河文化,这个选址恐怕要离黄河近一点”。以此为基调,几经周折,《东周列国》外景地定在了焦作,这也是焦作影视城的由来。
刘森作为《东周列国》音乐总监,为何会选中这样一支非专业的合唱团演唱《诗经》?
刘森说,确定了以《诗经》为主要音乐来表现先秦文化,剧组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能够唱出先秦文化感觉、诠释《诗经》的歌者。这时,焦作市文艺界人士推荐了马村女子合唱团,姑娘们以一首极具河南特色的《编花篮》进入刘森的视线。她们来自基层,很朴实、很清新,她们的气质适合演唱《诗经》。于是,刘森就问她们:“喜欢唱《诗经》吗?喜欢就来试试!”
刘森一边组织创作,一边指导她们用四声部无伴奏合唱的方式演绎《诗经》,经过努力,这些没有歌唱基础的基层教师唱出了天籁之音。《东周列国》总导演听后当即表态:“太好了,就这么定了!”
此后,刘森带着马村女子合唱团三次进京,在艺术的最高殿堂展示《诗经》。1997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为《东周列国·战国篇》录制多首插曲;1998年10月,应中央音乐学院之邀,参加纪念沈湘教授逝世5周年音乐会,并到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进行专场演出,跟中央电视台合唱团、外交部老干部合唱团等联欢;2008年3月参加第十三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获优秀奖,在优秀奖获奖名单中列首位。
时光荏苒,不变的是刘森对《诗经》的情怀和马村女子合唱团对《诗经》的执着。
2017年5月2日,马村女子合唱团在焦作首场演唱《诗经》获得成功,刘森深感欣慰。他说:“我要带着你们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到西安、潮州,看看那里的文化是什么状态、看看那里的文化和音乐是怎样传承和结合的,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中原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