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日报》近日报道,酷爱登山、郊游等户外运动的武陟农民吉玉刚,为满足城市居民参加近郊游的需要,把该县的特色农业庄园、农家食府等“连点成线”,规划10条精品游览路线,创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电脑网站“三位一体”的近郊游互动网络平台,大力推广节假日近郊游。2016年春季以来,他先后组织近郊游80余次,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
近年来,广大市民在旅游休闲方式上日益追求个性化,对山水踏青、乡村体验为主的城市近郊游等旅游产品需求旺盛。由于近郊游大多是应时应景的采摘、踏青等活动,大多数旅行社尚没有开展此项业务,这也为像吉玉刚这样的户外运动发烧友开展差异化经营提供了空间。
近郊游是“焦作人游焦作”活动的深化和发展,既为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品味农家乐的机会,又有助于农民将时令水果、蔬菜就地变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此外,近郊游还能增进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对怀川大地的了解,增强焦作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为使我市旅游业持续领跑全国,全市上下正大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日前,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其中提到“大力推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加大对休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的培育建设力度,建成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正是近郊游的重要目的地。为做好该项工作,我市旅游部门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我们要学习杭州等地发展全域旅游的先进经验,与农业等部门“无缝对接”,同心协力做好“旅游+农业”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我们还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像吉玉刚这样的户外运动发烧友组织的近郊游活动,虽然可以视为对旅游市场的有益补充,但本质上仍是民间自发活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近郊游参与者有可能面临维权无门的尴尬境地。对于近郊游这样的新生事物,旅游部门的科学引导和管理尤为重要,引导有力、管理到位,近郊游就能良性发展,并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否则很可能陷入部分人或组织唯利是图、恶性竞争的“泥沼”,最终损害游客的利益和焦作旅游城市的形象。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是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把这项重大部署落到实处,需要我们聚集方方面面之力,调动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对此,我市旅游部门更应该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因势利导,让近郊游为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