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动员会召开后,马村区结合实际,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培育三大特色小镇。一是依托青岛昌盛和中利腾晖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集高效种植、休闲观光、创业孵化和光伏发电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小镇。二是依托鸿运国际商城,打造集综合商业、旅游购物、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和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商业休闲小镇。三是依托石佛寺文化旅游园区、白庄东湖和白鹭湿地公园,规划建设集禅修、医养、生态为一体的健康养生小镇。
实施七大创建工程。一是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完成了7条城乡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任务,重点打造林邓线绿色廊道和待九路“十里阳光”廊道。二是景观河道工程。完成了15公里南水北调渠两侧绿化工作,投资1776万元的山门河城区段治理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公园游园工程。投资2500万元的南水北调滨河公园已基本完工,投资3200万元的阳光、书香、文昌等6个城市游园已完成规划设计。四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力服务东海大道等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打造1小时全域旅游圈。五是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先后取缔北山范围内非法采矿点11处,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91家。六是环卫一体化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农村垃圾中转站、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清运、处理,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七是品牌创建工程。围绕马村景区景点、文化遗产和历史典故,注册推出“少林寺下院-石佛寺”“武王伐纣”等商标和品牌,提升马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下一步,马村区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全景覆盖,提升旅游品位。紧紧抓住“一赛一节”和“四城联创”机遇,委托泛华集团等,对我区城市品质提升进行整体规划,对三大特色小镇进行高水准、高标准规划,着力打造全域的文化旅游区。
完善旅游设施,创优旅游环境。积极配合实施东海大道、建设路东延工程,尽快启动文昌路、解放路改造工程,完善公交港湾、路灯等市政设施。积极实施山门河治理项目,高标准完成滨河公园和游园建设,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本月底再覆盖15个村,8月底要再建设6个垃圾中转站,实现64个村全覆盖。
挖掘旅游资源,搞好项目运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着重就石佛寺开发、白庄、北孔庄老村改造、光伏农业、白鹭湿地公园、采矿沉陷区等特色资源进行包装推介,与香港电讯盈科、中建七局、青岛昌盛等知名企业深入合作,争取年内实现景区建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