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把全域旅游作为“学深杭、促创新”重要内容,勇于实践,争当示范。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全域旅游创建指挥部和办公室,建立起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制定推进台账,挂图作战,确保进度。二是科学谋划,明确思路。结合中站实际,积极探索历史文化游、康养度假游、都市农业民俗游、工业体验游,建设产城一体、景城一体、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三是规划引领,优化布局。根据中站资源优势,编制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游园体系、生态水系等专项规划,初步确定“一带、三区、七景点”发展布局。
坚持项目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旅游整体突破。一是打造龙翔山旅游度假区。该项目投资10亿元,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核心景区基本建成,预计10月份开业试运营。二是打造许衡文化园。成立了领导小组,启动了许衡陵园规划修改调整工作。筹建许衡国学讲堂,筹备拍摄许衡电视剧、电影,编写许衡故事连环画。三是打造武钢矿工业文化旅游园区。投资10亿元,依托武钢焦作矿机修车间、黏土矿洞等工业遗迹,打造工业旅游样板。四是打造北业健康养生小镇。项目投资10亿元,已签订框架协议,正在做整体规划。五是打造北朱村明清古民居景点。编制北朱村明清特色小镇规划,开展系统修复,探索都市农业民俗游。
以“四城联创”为契机,对照景区建设标准,提升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生态绿化。建成游园绿地11个、4.2万平方米,绿化道路7.7公里、山区绿化1.2万亩、企业绿化20家,计划新增5个50亩以上的城市公园。完善路网体系。全力服务南太行旅游快速通道,改造升级怡光路、中南路等城区道路,建成高窑河至麦秸河等旅游快速通道。完善管网体系,建成雨、污水管网5.8公里。加快水系建设。服务好大沙河湿地公园、新河源头治理工程,坚决完成白马门河、田涧沟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强化环保治理。引导企业制订环保治理计划,力争达到超低排放。开展集中整治。认真开展“四城联创”十项集中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宜居乡村10个、美好乡村5个。
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打通体制机制,为全域旅游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推动全域旅游规模化、市场化。设立全域旅游发展基金,利用财政专款撬动社会资本。二是强化精准招商。发挥资源优势,精心编制旅游项目,对接国内重点区域,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旅游项目。三是强化宣传推广。借助“一赛一节”,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