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云台山每年700万人次的庞大游客量如何引流至县城、乡村乃至方方面面?景强城弱的瓶颈如何破解?乡村游如何深度打造?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这些问题目前已得到或即将得到有效破解。以此为平台,修武致力打造一个崭新的旅游大县新形象。
做足景区大文章。不断创新管理,不断提升宣传营销,云台山景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升级版的服务留客留心,今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该县新增宁城公园AA级和伊赛肉业A级景区两家,填补了城市景区和工业景区的空白。为改变云台山西冷东热的现象,去年以来,云台山西部青龙峡景区通过将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结合,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呈现火暴发展态势。今年五一小长假,该景区接待游客1.1379万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三。
民宿经济崭露头角。借助丰富的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修武县逐步扩大旅游产业影响力,拓展旅游产品体系,做足“旅游+”文章。为做好“旅游+民宿”文章,该县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布局“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风景”和“北有云台山、南有莫干山”双子星民宿发展格局。目前,该县民宿资源库已建立,民宿产业发展意见和扶持政策已制定出台,一批民宿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投资2.3亿元的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项目选址金岭坡、茶棚、东岭后沿线区域,由郑州合筑实业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目前正在全速推进,预计9月份启动点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台湾民宿开发团队,与台湾慈明高中联合台中文创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在兵盘村开发原汁原味的“宝岛乐”民宿村落,目前已开始规划设计;总投资5000万元的乡村旅游道路环线金云路、东虎路已开始动工。2016年12月,该县成功举办乡村旅游暨民宿发展研讨会,邀请古村之友创始人汤敏、露营中国董事会主席苗永生等众多旅游界专家,为修武县乡村民宿游发展传经送宝。
“旅游+特色”风生水起。一是“旅游+教育”。该县立足打造豫北最优的旅游教育基地目标,与台湾慈明中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全面邀请台湾师资力量来修武合作办学,主要开办烹饪、烘焙、设计等与旅游关系紧密相关的专业。目前合作协议已签署,实训基地已建成,该县旅游从业人员年度培训计划正在编制,每一位旅游从业人员都有机会接受台湾团队的培训。二是“旅游+特色小镇”。依托丰富的绞胎瓷文化基础,该县与福临门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合作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小镇,项目规划区面积近5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宋瓷博物馆、陶瓷文化产业园、中国陶瓷基地等。目前,一期工程,占地56亩的陶瓷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三是“旅游+美丽乡村”。目前,该县美丽乡村试点项目7个,已建成3个,在建4个。在今年全省组织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评比中,修武县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有望得到省财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大力支持。预计到2019年年底,修武县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百分之七十的行政村达到宜居乡村标准,百分之三十的行政村达到美好乡村标准。2016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修武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覆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全县旅游类农副产将很快融入电商蓝海。
全域旅游创建如何保障?
一是周密部署。在2015年9月申报创建的同时,该县研究制订了创建工作方案及实施意见,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布置,营造大声势、形成大合力。
二是资金保障。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用于包括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在内的全域旅游工作奖补;成立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修武·云台山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与国开行合作、吸纳社会资本、整合交通、水利、电力、农业等各类项目资金等方式,融资7亿元投入全域旅游。
三是政策扶持。起草了旅游用地、金融支持、财税扶持、人力资源开发、干部队伍建设等专项扶持政策,实施积极鼓励型旅游产业政策。出台了3年行动计划、推进民宿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对乡镇、村、经营户等进行激励奖惩,调动基层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
大项目是支撑。该县成立旅游产业攻坚小组,谋划了22个旅游文化项目,开展了42批次的赴外专项招商活动。组织策划“郑州云台山+文旅养”等多场专题推介活动,参加湖北焦作商会成立暨焦作市“一赛一节”推介会、亚太旅游协会探险旅游大会等会议,以节会招商和以商招商、亲友招商等方式,积极推荐招引客商投资开发。去年以来,共签约旅游项目23个,总投资19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