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小豹)传统技击法与现代技击术的演变和区别有哪些?什么是功夫?太极拳的套路和竞技有什么区别?5月26日19时许,我市武术公益大讲堂在市体育馆开讲,市武术协会会长、阴阳八卦拳第十代省级传承人、原市散打队主教练张治远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武术公益课,介绍了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武术和技击术的起源等相关知识。
为适应我市武术发展的需要,使焦作武术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广大武术爱好者在推动我市武术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我市的武术现状和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打造一支技术全面、作风硬朗的武术队伍,使广大武术爱好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武术的发展史、演变过程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市武术协会举办了这次武术公益大讲堂。
张治远从11岁开始练习传统武术阴阳八卦拳,曾在多部武打影视剧中扮演武打演员,先后任市散打队主教练、市公安局防爆大队武术教练、市武术馆馆长,现任省武术家联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市武术协会主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术类专家。他还是阴阳八卦拳第十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拥有中国武术七段资格。
针对当前社会上个别人质疑传统拳术和现代技击法究竟谁更具功夫?张治远说,评定一个习武者是否真正具有功夫,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和认识,那就是:是否具有快捷的动作速度,是否具有强劲的击打能力和抗击打能力,是否具有敏捷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否具有娴熟的攻防技巧,是否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合理使用战术的应变能力。由此可见,用可观的眼光来对“功夫”二字进行综合评价,才是最为准确的评定标准。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具备“功夫”二字的要素,仅具有单个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要经过全方位的学习和苦练,使个人的整体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并达到一定境界后,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有功夫。
“传统武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积累,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技击手段和方法,并且为我们留下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资源,为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和创新武术知识奠定了扎实的历史基础。当我们今天在练习和观赏散打项目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散打攻防技术当中的每一招一式都蕴含着传统武术的影子。”张治远说。
在此次武术公益大讲堂现场,我市各太极拳协会的代表和众多太极拳爱好者到场,聆听了张治远关于中国武术技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传统技击法与现代技击术的演变和区别、功夫的定义、武术与健身等有关内容。一些与会代表听后表示,张治远的授课,使广大武术爱好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了中国武术的起源、宗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全面提升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实际演练能力和理论水平,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