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沁阳市教育局举办了沁阳市智慧教育现场会暨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与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签约战略合作协议,沁阳被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授予“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基地”,这标志着该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现场会上,沁阳市实验小学和第二中学,分别在“iPad教学环境下”和“网络教室环境下”做了两节生动的展示课,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信息化在教学上的应用,让参会人员耳目一新。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求取真经。或许他们做梦也未曾想到,如今,学生们只要动动手指,所有想要的资源逐一呈现在眼前。教师、学生远程在线互动、第一时间解答所有难题;家长通过平台,了解孩子动态,第一时间见证孩子成长……这些曾经难以实现的愿望,如今在信息化的推进下,正融入沁阳的教育环境中。
“我市每所学校网络覆盖率达100%,城区学校共建有11个多功能录播教室,每个城区学校至少有一个互动教室,实现了城乡学校同步互动教学,促进了我市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外,在原有的‘微沁阳’微信平台、“微校园”“微教研”等板块上,又增加网络观课、评课、沁教云人教数字校园、人人通空间、CCtalk网络直播平台等多个板块,全方位服务我市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我市教育教学动态及孩子在校表现。”该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主任袁娜婓说。
被聘为“沁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的钟绍春教授这样评价沁阳智慧教育:“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解决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接受困难、掌握不牢等问题,是我们当前教育的方向,沁阳市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希望可以越做越好、越做越精。”
“如何利用信息化这一平台,带动学生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打破传统思维,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完善家校沟通、实现学生多元化评价是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思考、探索的问题,我们会继续努力,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发展现代化,努力实现‘河南领先,全国一流’教育强市目标。”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史曙光信心满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