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举措促“融e联”注册客户持续增长
“小微企业快贷”在我市成功上线
一次看似“随口”的询问
助力中原旅游 打造特色银行
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员工火眼金睛识骗局
“盛宴”变“剩宴”
“动”起来的端午节更精彩
以优雅的方式向母校告别
“护”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盛宴”变“剩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国人向来讲究酒桌上谈事情,吃喝中建友情,为了款待客人,经常有剩饭的现象,“盛宴”就变成了“剩宴”。不少受访者表示,人情排场浪费是餐饮浪费的一大源头。此外,民间陋习也是导致浪费的一大因素。在不少地方习俗中,餐桌上的菜如果被吃光,就会显得主人招待不周。请客吃饭、婚丧嫁娶等生活排场,就成了浪费现象的“重灾区”,很多人怕“光”了盘子,“丢”了面子,导致浪费现象突出。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胜平王大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别让浪费吞噬袁隆平院士的努力,不让“盛宴”变成“剩宴”。文明用餐,节俭惜福,你我一起努力。

  @芳心云天:“盛宴”之所以变成“剩宴”,主要是“怕‘光’了盘子,‘丢’了面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盛宴”表达的是盛情,而“剩宴”却透射出极大的浪费,虽表达了主人的盛情却与建立真正的友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要想杜绝“盛宴”变“剩宴”的浪费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改变消费观念,杜绝铺张浪费讲排场,树立光盘光荣的美德意识。

  @东山谢氏:归根结底,还是“死要面子”心理惹的祸。主人为了面子,为显得有钱、大方,点菜太多;客人为了面子,为显得斯文、优雅,不敢放开肚皮吃,也担心“光盘”表示不够吃,又怕人说“吃不了兜着走”。双方的如此心理导致了浪费更加严重。

  @PUMAOo:为了面子,有人不惜咬牙送上半月工资,为了面子有人不惜咬牙办上“满汉全席”。等宴席散了,这样靠面子维系下来的关系和剩下的饭菜一样,时间一长,光鲜的外表就开始慢慢“腐烂”。要想改变这种“盛宴”变“剩宴”的局面,除了媒体对主流文化的倡导,个人也要进行反思,少考虑表面光,多充实内在美。

  @小帅哥Peterwang:“盛宴”变“剩宴”的幕后推手并非消费者一方的责任,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餐饮企业的态度也很重要。建议餐饮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与消费者共同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楷模开幕:提倡“光盘”、奖励“光盘”都是好的,但实行还不能到位,毕竟宴席中个人的饮食多少、适合口味等不可掌握,既然是盛宴免不了要有剩余,再说婚丧宴请一生一次,这不单是为了面子的事。所以,对待“剩宴”只要做好打包就可以了。

  @江苏日月江南:消除“盛宴”变“剩宴”现象,不仅要消费者转变观念,也需要经营者转变观念,一是不能为了自身利润而过多向消费者推荐菜肴,导致吃不完造成浪费;二是可以推广一些小份菜、中份菜,让消费者不浪费又不失面子;三是鼓励消费者对吃不了的进行打包,提供打包服务;四是从实施社会公益出发,推行吃完有奖。

  【下期话题】

  如此改装

  端午假期,重庆吴某夫妇把自家的面包车拆掉后座、安上凉床,改造成“房车”自驾游。但因涉嫌擅自更改车型,执法人员责令吴某夫妇现场整改,并处以1000元罚款。有网友认为,车子外观没有改变,动力系统没有改变,连悬挂都没改装,就是拆了几个座位,里面放了一张床,只要车子行驶中,床上不睡人,应该不算违法吧?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