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现在,人们一说起高热,总是想着赶紧到诊所或医院打针输液,或者吃点退烧药,因为很多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退热。果真如此吗?日前,记者在市中医院采访路过急诊科,看到该科主任张军峰正在为一位患者开具治疗高热的中药方剂,而这位患者也对上一服中药的效果满意。这不由地勾起了记者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医治疗高热的兴趣来。
看到记者对中医急诊治疗感兴趣,张军峰很是高兴。他十分认真地说:“几千年来,咱们的中医积累下很多急诊治疗的方法,高热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古人治疗高热,主要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温热论》的营卫气血辨证为基本准则,然后再参考三焦的湿热辨证。比如说,太阳经卫分高热,就体现出高热恶寒、无汉、身痛、烦躁、脉浮紧的特点,一般用大青龙汤;阳明经气分高热,特点是高热无寒、汗出、口渴、脉大、舌干红,一般用白虎汤;少阳经气分高热,有高热与恶寒交替、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的特点,一般用小柴胡汤;三焦湿热内蕴高热,就是高热持续不退、胸闷不饥、舌苔黄厚腻的特点,一般用达原饮合升降散。另外,还有虚热内炽高热一般用青蒿鳖甲汤。总之,中医治疗高热是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不同对症下药。”
“这在临床上治疗效果如何?”记者有些疑惑地问。
这时旁边的患者接过话头说:“我觉得挺管用的。我发高烧,输液一个星期,体温也降不下来。这不,吃了一服张主任开的药,烧就退了。”张军峰则进一步解释道:“这位患者是马村的,不愿意住院治疗,我便根据他的病情给他用了退热汤,这个经方是从刚才说的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主要是辛凉性退热发汗。现在,患者退烧了,就再给换个药方巩固巩固。”
张军峰的话让记者好奇心更强了。“还有没有别的中医治疗高热的方法呢?”记者问。
“这就多了。”张军峰说,“像大椎刺血拔罐,就是让患者正坐低头,在其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大椎穴,然后用无菌的三棱针,在穴区迅速点刺两三下,再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拔出三五毫克的鲜血为度。还有就是柴胡注射液曲池穴封闭,让患者正坐进行取穴,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在有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就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的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入;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入药液。还有就是耳尖点刺放血,让患者正坐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的尖端位置,用针灸针或三棱针刺入两三毫米深,然后马上出针,慢慢挤压放血,放血量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决定,一般放血5~10滴。再有,就是十宣点刺放血。人的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称为十宣穴,具有开窍泻热的作用,用三棱针刺入十宣穴,然后拔针放血,也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若患者扁桃体肿大,常用少商穴点刺放血,医护人员先是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然后用针刺入穴位3毫米左右,并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出几滴血即可。”
最后,张军峰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一个孩子在母亲的陪同下找他看病,也是高热症状,已经在诊所输了近20天的消炎药也不见效。后来,也是吃了几服中药就好了。其实,这种盲目的治疗很危险,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体内的菌群都会失调。而中医治疗高热的方法还有很多种,这些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情况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及时得当,都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